本篇文章1525字,读完约4分钟

罕见的古流苏树迎来了“美白”的花期

密云区苏家峪村整个北京市一级古木市古流苏树只有三株

游客在流苏古树旁边拍照留念

一株流苏古树正好是花期,热闹着平静的苏家峪村,是优雅清新的流苏花,许多乡邻前来观赏。 记者说,流苏树是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能达到古木级的流苏树非常稀少,全市只有3株。 因为这是极其珍贵的。

流苏花像霜复雪别名茶叶树

苏家峪村位于密云区东北部的新城子町。 每年5月,村子里都开着流苏,安静的山村熠熠生辉。

最近,北青报记者来到苏家峪村,小广场流苏古树高10多米,平均冠幅超过10米,蘑菇形巨大树冠,开出雪白的流苏花,茂盛披霜复雪,清香。 靠近这棵大树,纤细白色的花瓣,就像古装上的穗一样,被椭圆形的绿叶衬托着优雅。

在树干的根部和金属护栏之间,可以看到新鲜的土壤,表明日常有人在养护。 树皮坚硬,树干边缘笔直,1.3米被东西两主枝处分,向上扩展到巨大的树冠,好像支撑着巨大的伞。 树干上挂红木牌,表示北京市一级古树,树龄约210年,但没有假皮、支持等保护措施,说明古树生长良好。 有时村民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流苏树的短暂花期。

71岁的李素琴,20岁结婚于苏家峪村,看到这种流苏近半个世纪的花开了。 在老年人的形象中,流苏树每年5月初开花,花和叶几乎生长,这不仅成为苏家峪村的风景,而且吸引了很多邻村的人们。 但是,流苏花期只有1~2周,白花逐渐变成微黄色后逐渐脱落。

李素琴告诉北青报记者,流苏树有别的名字,大家都叫他“茶叶树”。 年轻的时候一到秋天,就有摘苏叶当茶叶的村民。 但是,随着平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树保护意识的提高,现在已经没有人采摘流苏叶茶了。

流苏古木极为罕见北京只有三株

苏花很美,但知名度不高。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城市绿化中心工程师郑丽红表示,密云区已注册古树1202株,其中一级古树101株、二级古树1101株多为国槐、银杏、松、柏。 苏家峪村流苏古木不是最高寿命,但密云区只有一株。 北京市注册的流苏古木也只有3株,除密云区外,平谷区、北京大学内各有1株。

对于全区唯一的流苏古树,园林绿化部门的养护进行了一年四季。 郑丽红说,每年春天,专家都会给流苏古树浇水,预防病虫害。 夏天,秋天两个季节,为了排水防洪,在老树周围挖排水沟。 冬天的防风雪,要及时修枝,洁雪。

在流苏古木的金属护栏外,包围正方形木栈道,不要忽视其效果。 郑丽红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年5月流苏花开,被很多游客观赏,问题也出现了。 游客踩古木周边的土地时,泥容易硬化,透水、透气性容易下降。 古树吸收养分,如何让游客近距离接触? 他们为此设计了木栈道,木栈道和土之间是中空,可以比较有效地浸水、通气,确保古树的健康成长,而且尽量满足游客的观赏。

苏家峪流苏古树正在发育

苏家峪流苏古树生长良好,与“生长环境和精心养护”密切相关。 苏家峪村所在的新城子町位于密云区东北部,镇域内18个行政村都是北京市生态文明村。 据《北京郊外古木名木志》报道,1989年,苏家峪村委会投资1400元,为流苏古木安装了周长16米的护栏,当时被认定为一级古木。

经过30多年的养护,苏家峪流苏古树不仅花繁茂,树干也越来越粗。 根据1995年出版的《北京郊外古木名木志》,苏家峪村流苏古木胸径为65厘米。 青报记者年扫描了木牌的二维码,显示了胸围310厘米,胸围约98厘米。 20年来,胸径增加了约33厘米,说明古树还在发育。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森林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博士生导师罗菊春介绍说,流苏树多为野生,人工栽培比较少,花形优美,非常适合在公园和庭院中栽培。 密云区有胸直径近1米的流苏树,这在北京非常少见,具有非常高的保护、研究和历史价值。 (记者崔毅飞)

标题:“罕见古流苏树迎来“美白”花期”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