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9字,读完约6分钟

长沙新闻网香港5月17日副标题:邓美云:港珠澳门大桥把我和家乡紧紧联系在一起。

长沙新闻网记者陆敏

港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能没有比邵美云更熟悉香港珠澳桥的了。

大桥开通一年多了,祖先珠海,现在担任香港珠海部大会会长的她平均一个月要从桥上往返五六次香港和珠海。 桥一飞,就把她牢牢地拴在家乡。 她往返于可以说是这个世纪工程的宏伟桥梁,有着喜悦和思考。

邵美云是香港有名的歌手、商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邵美云准备了一些议案出席北京,第一是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提案。

“港珠澳桥把大湾区的城市聚集在一起,成为连接三地的黄金通道。 ”。 她建议进一步提高香港珠澳大桥的性能,“区内人流物流方便,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平民和利民”。

从香港家到珠海的办公室只有一个半小时

邵美云正在接受长沙新闻网记者的采访( 5月13日拍摄)。 长沙新闻网记者吴晓初摄

“我祖先珠海出生在香港,在澳门长大到10岁,回到了香港。 ”。 邵美云说,这样的出身背景使她从一开始就与三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从香港去澳门的时候,坐可以垫在下面的客船,给人的印象是到澳门需要很长时间,不方便。 ”。 进入21世纪,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前,她从香港开车回珠海,开车花了4个小时。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大桥全天候通关,从香港口岸到珠海口岸或澳门口岸,行驶仅40分钟。 “现在我从香港沙田家开车出发,坐在珠海斗门的办公室,全程也是一个半小时。 ”。

邵美云享受交通便利,体会到港珠澳桥对大湾区的迅速发展很重要,“9+2城市群7000万人口,由港珠澳桥一体化,形成大湾区生活圈,带来各种资源和要素流动,增大地区活力 ”。 由于交通方便,邵美云经常当天来往珠海解决各种公务和生意,往返次数比以前大幅度增加。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桥隧组合,港珠澳大桥在科研、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创下了世界桥梁建筑史的许多奇迹。

大桥开通前,邵美云参观了桥,了解了许多桥建设过程的技术难点和难关细节,她表示“感叹、骄傲”。

许多交通工具的安排要细分化

邵美云正在接受长沙新闻网记者的采访( 5月13日拍摄)。 长沙新闻网记者吴晓初摄

对广东港澳大湾区来说,港珠澳大桥确实是一张闪光的“名片”,但邵美云认为只有名片是不够的,这个黄金通道应该发挥更大的性能。 在桥上开车往返的她,意识到桥的交通量不足,总是有几辆车通过旁边的车道,感觉有点不舒服。

广东港澳大湾区致力于“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便利必不可少。 但是大桥开通以来,私家车过桥配额指标非常不足。 邵美云告诉记者,以香港私家车为例,过桥去珠海和澳门,必须先申请跨境车辆配额,但香港特区政府开放的通常配额只有800,远远不能满足指控。

对于没有澳门牌照的香港私家车来说,除了申请过桥配额外,去澳门还需要事先在澳门口岸停车场预约停车时间,在约定的时间停车后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进入澳门。 因此,汽车最初最少在6小时前提出预约申请,不能随意变更预约的停泊时间,非常不方便,澳门口岸停车场的采用率很低。 珠海口岸停车场不预约收钱也很贵,一天的停车费约200元左右,也不利于鼓励旅客晚上的费用。 邵美云认为,就像很多交通工具的安排一样,三地政府需要联动,将完全细化。

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大桥的交通量平均每天约为4115架。 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期间,由于各种限流措施,来往大桥的人流更急剧减少。 邵美云看在眼里,心里希望大桥早日恢复正常通行。

邵美云建议进一步放宽大桥通行政策和报关便利,逐步增加大桥跨境车辆配额,协助广东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的诉求。 然后利用香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接近香港国际机场的地理特征,构建“无缝对接”的货物运输路线,真正贯通香港-澳门-珠海物流业,辐射到周边地区。

要进一步发掘和推进港珠澳大桥的精神价值

邵美云正在接受长沙新闻网记者的采访( 5月13日拍摄)。 长沙新闻网记者吴晓初摄

邵美云表示,港珠澳桥不仅是中国制造的奇迹,而且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力的奇迹,含有很强的精神价值。

歌手邵美云的《用生命影响生命》歌词,形容了香港珠澳大桥的精神价值。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不可能的。 ”。 她认为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更多地发掘和推进。

因此,她向有关方面提出了许多宣传,通过讲述工程建设者们的故事,表明了聚集在他们身上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现代工匠精神的新内涵。 “让过桥的人理解大桥,提高大家特别是港澳同胞对祖国的认识。 ”。

“现在大湾区经常组织学生交流团,可以把大桥作为游学的一课。 加强中小学生对大桥的理解和认知,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是有意义的。 误解为不理解,必须为香港的年轻一代提供越来越多的渠道和机会,让他们更了解祖国。 ”。

前几天,“香港重新出发大联盟”在港口成立,邵美云也是该联盟的共同发起人之一。 “香港人的观念需要‘重新出发’。 外国人的身份认可很重要。 香港人首先必须知道我们是中国香港人,我们是中国人,背对祖国,走向世界,珍惜这样难得的条件和机会。 ”。

她认为香港重新出发,需要社会各界包容同行,就像这次防疫一样,中国人民的逆境自强,依靠同心同德。

广东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各有优势,各有特点,但邵美云喜欢自己的家乡珠海。 想起当初听到香港珠澳桥开通的消息,因为晕船而害怕上船的她的第一反应是“以后可以回到珠海了! ”。

现在港珠澳桥使她和家乡的感情越来越接近。 “珠海是个好地方,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 邵美云现在在珠海横琴岛的办公楼装修,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内地业务,“我会考虑更老,回到珠海。 ”。

标题:“邝美云:港珠澳大桥把我和故乡紧紧相连”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