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4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卢德铭像(资料照片)。 卢德铭,字邦鼎,别名继雄,1905年6月9日出生。 1927年9月,卢德铭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赞边界秋收起义,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前敌委员。 在战斗中,卢德铭不幸数在身上,做出了壮烈的牺牲,年仅22岁。 长沙新闻网发
长沙新闻网成都5月8日电(记者吴文谥号张海磊)是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修林密竹中笼罩着典型的川南民居四合院:通过小青瓦、杭板壁、历史烟尘,静静地诉说着尘封的过去。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烈士当年出生在这里,至今仍有很多人来寻找英雄的足迹。
卢德铭,字邦鼎,别名继雄,1905年6月9日出生。 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文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2月,卢德铭拿着李筱亭(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秘书)的信会见孙中山,经过孙中山的面试、推荐,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卢德铭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役,就任学生军侦察队长。 同年6月从学校毕业,在政治部组织科担任科员。 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担任第二大队第四中队长。 1926年5月,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驱,从广东省肇庆出发,进入湖南。 6月初,卢德铭率部保护了安仁县北侧的涩谷町,不仅打倒了进攻的敌人,还亲自发动反击,全歼残敌,受到叶挺的称赞。 在平江、汀骁桥、贺胜桥等战役中,卢德铭指挥决断力,以身作则,屡建战功,晋升为第一大队长。 攻占武昌后,独立团改编为第73团,卢德铭担任参谋长。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总司令部在武昌设立警卫团,吕德铭受中国共产党任命担任团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鸣响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武装抵抗的第一枪。 8月2日,他率领部去江西,来不及南昌起义,搬到江西修水,与平江、浏阳农军汇合。
月,卢德铭率领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赞边界秋收起义,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前敌委员。 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进攻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 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再次攻击长沙有全军消灭的危险。 这个意见,对会议的统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部队沿着罗霄山脉向南移动。
9月25日凌晨,起义军从芦溪南进。 前进到山口岩时,后卫第三团遭到敌军的伏击。 在这危急关头,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去增援。 他指挥部队占领了高点,用猛烈的火力反击敌人,指挥被驱散的第三团官兵接近大胆部队。 在这场恶战中,卢德铭不幸数弹,壮烈牺牲,22岁了。 深深评价卢德铭的毛泽东听到讣告花费了时间,悲愤地说:“把卢德铭还给我! ”。
卢德铭已经牺牲了90多年,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为中国革命和军队的迅速发展做出贡献的革命烈士。 烈士家乡仲权镇建设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德铭烈士事迹陈列室和卢德铭烈士纪念馆,以原来的姿态保护着卢德铭旧居的部分房屋。 全区还集中实施了征集德铭精神表现语和诗文原创歌词、走革命道路等“九一一”系列活动,“德行兼备、铭记使命”的吕德铭精神在自流井大地得到弘扬和传承。
标题:“卢德铭:秋收起义铸丰碑”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