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每家都很细心,综合异常预报。

这个歌谣是民间总结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 民间流传着“在地震发生前动物会发生大规模移动和凝集等异常行动,所以可以推测地震的发生”。

但是,据最近《USA图迪》的情报显示,美国地震学会的官方杂志上刊登了“动物预测地震是不可靠的”的研究报告。

那么,动物的行为异常能预测地震吗? 记者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前所长王自法教授进行采访,听专家说。

动物行为异常预测地震有先例

根据王自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于1968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百尺口建设了生物预报地震的实验场所。 他们利用鸽子和猫等动物,多次经常预报周围50公里、烈度3以上、5以下的地震。

例如,1968年7月24日,他们发现百尺口的猫和红山(离百尺口约35公里)的鸽子有明显的异常反应。 也就是说,据预报,那天晚上24小时365天内,百尺口周围约5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 结果,7月25日7点左右,东汪(距百尺口约20公里处)有地震群,震度最大为4.8。

另外,1968年9月17日,根据鸽子、猫的异常,预报了48小时以内宁晋县附近会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 结果,9月18日22点39分,素邱市(距离百尺口约30公里的地方)发生了4.6级地震。

约瑟夫·科什温在《美国地震学会年报》中对动物的异常行为作了归纳性评论,认为动物可能比人类更敏感。 在地震没有发生之前,如果电磁波、空气湿度、微小振动等有任何物理量的变化,动物可以感觉到它并引起行动异常。 地震发生后,也可以利用迅速传播的p波新闻来评价s波,即更大的振动的到来。

不要简单地给动物的异常和地震划等号

既然有根据动物的异常行动成功推测地震发生的例子,这能证明美国地震学会官方杂志上刊登的动物行动预测地震的“不可靠”研究报告是错误的吗?

王自法特意收费购买了这份报告,为科技日报记者详细解说。 德国地质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总结了关于过去180件地震前动物异常的报告,包括130种动物、160次地震、700件以上的记录。 最后,该报告指出,动物异常在概率上与地震前兆有关联,但数据质量和数量有限(始终是单一的样品点),系统的优质研究困难,因此也直接说明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局限性,科学准确地预测了动物异常和地震预报

“这个报告现在人类使用数据点最多,分解手段是最严格的科学期刊的复印件,所以其研究结果相对来说非常可靠。 ”。 王自法说:“动物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地震即将发生,还是其他群体的干扰,是动物自身的饥饿、疾病等,不能简单地对动物的异常和地震划等号。”

现在不能科学正确地预测地震。

王自法说:“地震的前兆根据解体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动物异常、地震云、极端天气等宏观现象。 第二类基于可以精密观测的物理量,包括小地震的活动性、地下应力应变、地壳运动、地下水、地下温度、氡气、电磁场等。 过去有海城地震、岬地震等成功地震预报的例子,但由于人类没有科学发现地震发生与前兆的正确因果关系,现在的地震预报还处于搜索阶段。 ”。

根据王自法,美国政府希望从1986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克菲尔德附近安装各种观测仪器,捕捉地震的前兆异常。 但是,在2004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到来之前,所有仪器都没有观测异常的记录。 “这也证明了另一方面,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够比较正确地说明地震发生的相关物理参数,地震预报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有必要继续努力”。 (记者李丽云实习生冉孟)


中科院遥感监测图集出版 见证汶川地震等灾后重建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9日发布消息说,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前夕,该所王世新研究员领衔主编的《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遥感监测图集》已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版,5月初开始发行。王世新介绍说,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意义重大,建设新家园是灾区民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05-09 22:23:26
成都高新区启用地震预警争取“避险时间” 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将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种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预警,为群众逃生避险赢得宝贵时间。 -05-09 18:59:32

标题:“动物异常行为预测地震靠谱吗?听听专家如何说”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