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2字,读完约2分钟

长沙新闻网长春4月1日电题:曾经的“烧烤棒”成为暖气“神器”——吉林备耕一线见闻

长沙新闻网记者薛钦峰

天气变暖了,吉林省梅河市曙光镇罗家村的村民在地里打扫剩下的一部分稻草,准备春耕。 以前,没有地方放置当场烤好的稻草,现在被村民视为暖气的宝物。

在罗家村的村头,稻田还糊着,远处的玉米地稻草散落着,像被子一样被黑土地复盖着。 进入罗家村,干净的水泥路,整齐的篱笆花园,田地的一部分,使罗家村显得特别美丽。

马上就要下地平整了。 这几天慕文莲打算等地里再干一点,就把剩下的玉米秸秆搬干净。 从前,春耕前村民把稻草拉回家烧火,后来有煤和家电,解决不了的稻草只能当场焚烧。

这两年,为了解决处理村民秸秆的困难,当地政府在村子附近修建了秸秆颗粒加工厂,村民把秸秆运到工厂,把3吨秸秆换成1吨颗粒,运到家里采用。 慕文莲家,清洁的厨房里增加了一米多的金属箱,里面一边储存稻草粒一边生着炉子。 慕文莲一按金属盒的按钮,炉子就烧起来了。

这是小型生物质锅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供暖。 慕文莲说:“以前冬天用煤烤炕,房间里全是煤灰,还不暖和。” 现在室外温度很低,慕文莲家的客厅和卧室很暖和。 地上贴着砖,卧室里从东北农村以前传来的大炕被换成了床,和城市没什么区别。 慕文莲说:“地上设置了地热,用锅炉把水加热,冬天最低也有23度。”

曾经,“篝火棒”成了暖气室“神器”。 锅炉只要燃烧秸秆粒子就能满足村民漫长冬天的供暖需要,既节约了供暖价格,又杜绝了秸秆焚烧。 “冬天只有四吨粒子,只有一垠稻草,不能用我们家的稻草。 一点点少的村民又来我家,村民以稻草为宝。 ”。 慕文莲说。

罗家村是玉米秸秆固化颗粒利用试验村。 经过两年的宣传,作为吉林省秸秆固化粒子综合利用试验县(市),梅河口已经有24个乡村进行了秸秆加热烹调器的采用示范宣传。

标题:“曾经的“烧火棍”成了暖房“神器”——吉林备耕一线见闻”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