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长沙新闻网广州4月12日电(刘新、黎晓晖、廖耀华)汛期临近,刚参加防洪救援训练的武警广东总队某指导员余天浩来到“珠江英魂”雕塑前,对老书记郑益龙的雕像说:“我又来看你了。 这次战友们安全回来了! ”喃喃自语。

郑益龙,广东潮阳人,1979年1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入党,原武警广东总队广州支队四大队副政治指导员。 年3月1日下午,郑益龙出诊通过珠江西堤码头时,为拯救落水群众而牺牲,被武警部队授予“为民献身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被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当日赋予勤奋,不达目的誓不休”是战友们对郑益龙的印象。 1998年7月,驻地发生了大洪水。 上级安排了他不在家,郑益龙拿着决定书自愿要求支队领导缨,到洪水第一线举起石头,扛沙包,堵住管涌。 有一次,他驾驶冲锋船转移群众,踩着梯子刚背上3楼到60多岁的爷爷,建筑物轰隆一声倒塌了。

辅导员的时候,郑益龙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改变中队的面貌,他经常加班熬夜,中队建设大有好转,但自己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生让他做了好几次手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做了复位按摩,接受了保守的治疗。 最终,多年的后进中队加入了先进行列。

年3月1日下午,在广州市珠江西堤码头的亲水平台上不慎掉进河里的游客。 接受诊察的郑益龙迅速前往事件现场,边跑边脱下军服和鞋子跳进河里。

亲水平台的堤坝比水面高约2米,没有爬的东西,所以郑益龙一只手拿着不会游泳的落水游客,全力引水向附近的浮排游去。 突然,巨浪冲走了两个人,郑益龙把唯一的救生船让给了游客,但自己被卷入了汹涌的河水中。 3月4日晚上8点50分,郑益龙的遗体被打捞上岸,34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春潮涌来的珠江里。

英雄不远行,牺牲也永远。 每次清明和郑益龙牺牲纪念日,人们都去珠江岸边缅怀英雄。 郑益龙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武警广东总队的将士,“郑益龙”已经成为精神象征,深深印在将士心中。 驻地发生洪水等突发灾害时,总队成立“郑益龙突击队”,与驻地群众一起进行灾害救援。 洪水过后,“郑益龙爱民服务队”向受灾者家送慰问品,帮助他们应对实际困难。

时代发展迅速,但官兵中流动的“郑益龙精神”继承,奔流不息。

标题:“(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郑益龙:为民献身的忠诚卫士”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