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长沙新闻网记者白田田

日前,湖南省衡南县向阳桥大街白洋村约300亩土地划定界线,其中数十亩山地正在开垦中,计划建设四季果园。 对村支书邓福元来说,村子的“老大难”终于变得困难了。

在白洋村,由于历史原因,与大岭山组相邻的六组数百亩土地有权利纠纷,争论了很久。 这个“老板难”的问题可以初步处理,还需要追溯到两个多月前的“屋场恳谈会”。

屋场恳谈会是衡南县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常态化的“干部团体面对面”活动。 在湖南乡下,房间在村组的公共空之间。 在这样的地方召开恳谈会,县、乡、各部门的干部可以“零距离”地听到关于消除贫困的攻防和乡村振兴的“民意、民惑、民难”。

白洋村的“屋场恳谈会”于4月1日晚召开。 夜幕降临,明月高挂,十多条长椅围成一个圈,空宽敞的地方聚集了许多干部、村民,顿时热闹起来。

最初,村民代表看到从现场来了县级领导,一部分不能开放。 恳谈会的召集人着急地说:“我们的大致话,不管形式如何,随便说话,不分时间随便说话,广泛地说文案,不铺板地开放地说话,村民们自由地说话。”

于是,大家一句话,我一句话,相继开始发表意见。

“连接11组的乡村道路是10多年前修建的,现在已经倒塌了。 可以整修、扩展吗?

“牛角湾牛角湾,大水来了庄稼死了。 牛角湾50多亩低地田,十年九次不收,能改成养鱼池吗? ”。

村民们最关注的是最棘手的问题,也是七组土地纠纷。 大岭山组组长全裕荣说本来谁也不想让步,“我不种,你也种不了”,反而土地荒芜。 现在振兴乡村,迅速发展特色产业,土地有价值,争论更大了。

参加屋场恳谈会的衡南县委书记胡果雄说,在价值多的时代,总是有矛盾、思想冲突,“有事”是常态。 邻居只要开题说,大家的案子只要商量着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恳谈会结束后,白洋村村民反映的问题在党委政府中“编号”。 5月,在向阳桥町党工委员会的“斡旋”上,7班的代表坐下,召开了几个小屋场恳谈会,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也参加了。

大家展开土地“红线图”,在争论的区划中摆事实,讲道理。 经过几次协商,大岭山组和四组确定边界,达到约300亩土地。 最近,衡南县自然资源局在现场进行测量,重新划定并制作红色线图。

不仅是土地纠纷,关于村民们反映的其他事项,政府机关也一一对应。 邓福元说,由于政策、资金等现实理由,有些问题确实一下子处理不了,经过信息表达,大家都理解。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衡南县继续推行屋场恳谈会制度,收集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收购、信用贷款、饮用水安全等21个部门相关的49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有25个问题“管脚号”。

标题:““屋场恳谈会”解“民情老大难””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