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53字,读完约11分钟

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恭城走出了有特色的快速发展道路

从广州坐高铁去桂林旅行时,很多游客不是直接去市区,而是在桂林的两个县级站下车,经常在画廊这样的山水之间经过。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山水甲桂林”的阳朔,另一个是恭城——我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 9月25日,恭城瑶族自治县迎来了30岁的“生日”。

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贫困县,到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恭城模式”,人居环境良好、产业转型升级、优秀文化复兴、基础管理优化的美丽城乡,一系列新气象备受关注,恭城自己

“生态立县”为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金秋季节,云淡风轻。 恭城县栗木镇鹏宇兄弟高新技术栽培示范基地,成千上万亩柑橘树壮观,特别是早熟的橘子挂满枝头,工人们赶紧采摘,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时期上市。 “三分之二的出口,三分之一的供应是广东,树上的果实早就预约好了。 ”基地负责人柴寿海说,今年预计将收获80万斤。

“开车走在乡下的路上,三分钟看不到果树,就不是恭城了。 ”这句话在恭城流传很久,从中可以感受到当地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生动景象。

20世纪80年代,恭城完全是另一个形象:该桂林市区以东最偏远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国道、铁路、高速过境,70%的农户缺乏柴火,能源不足引起滥伐,生态环境恶化,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干旱 当地政府强制关闭了山,但由于没有治本之策,乱伐问题屡禁不止,许多村民面临粮食和燃料的双重困境,陷入了“由于生存、生态破坏,生态不好,更难生存”的恶性循环。

面对一系列难题,恭城干部群众认识到,区位和资源禀赋实际立足,改变思路,突破新的快速发展路径,形成劣势,农民只有有希望,农村才有出路。

最紧迫的问题是弄清了能源的困境,沼气池成为突破口,试验在平安乡(现在是平安镇)的黄岭村开始。 这个诡计还是全球性的:采用甲烷大幅度减少林木砍伐,人畜粪便投入沼气池改变厕所烹饪,提供甲烷照明,沼液、沼渣可以投入肥料促进农业生产。 两年间,黄岭村的103户农家建造了102个沼气池,“中国甲烷第一村”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恭城开始大规模宣传甲烷,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战术任务,鼓励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恭城从此开辟了30多年生态立县快速发展的道路。

恭城农村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的庭院经济结构,即沼气池,有猪圈、小菜园、小果园、小养鱼池。 由于水果畅销,水果种植突破了花园,面积开始扩大。 在随后的几年里,县委、县政府的“1号文件”是关于水果产业迅速发展的决定。 2000年,恭城已经建立了“养殖—沼气—栽培”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水果生产总值、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广西第一位。 之后,当地又根据现实状况的变化,探索了“规模化养殖-沼气全管理-规模化栽培”的新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模式。

“那时每个户种五六亩橘子,家里楼上有人住,楼下放水果,人均年收入为万元。 ”。 平安镇陶庄村村民钟昕想起了当年柑橘栽培的盛况。 最多的时候,全县柑橘、橙子、葡萄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以上。

恭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义林说,过去恭城椪柑在10月、11月采摘后第二年销售,现在从8月到第二年3月销售鲜果,“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事件”。 自信回来了,全县柑橘种植面积已经恢复到10万亩以上。

而且,恭城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芋头、马蹄、茶叶等短平速产业,一方面通过栽培牧草迅速发展养殖业,另一方面抓住产业深加工,从月柿、油茶等以前开始推进特征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兴起,生态美丽,人居环境也持续改善。 近年来,恭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快速发展实验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等一系列荣誉。 年11月6日,第二次全国农村生活改善人居环境会议在恭城召开。 “恭城经验”再次受到各方称赞。

目前,在推进三产融合的基础上,恭城大力构建了休闲度假、医疗等一体化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恭城县委书记邓晓强说,他们将逐一发挥生态、瑶医药等特点,引进、整合资源,培育生态康养新业态。

文化融合解放综合效应

今年6月,随着千年六侘舞鼓乐之声的传承,一个祭孔祈祷大典在恭城文庙举行。 这座文庙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年举行很多文化活动,有很多市民参加,看典礼。

恭城有重教兴文古来流传的东西。 隋末建县以来,恭城成为中原文化、瑶族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居住着以瑶、汉、壮民族为中心的28个民族,培育了多样而深厚的文化土壤。

而且恭城县的教育事业一直位居广西前列,1994年创造了“村里有大学生”的好故事。 历史悠久的恭城中学教育质量优良,保持了桂林市县级中学高考一本上线率的最高记录。

百卓油茶宴,千人油茶舞……最近,第十届恭城油茶文化节在恭城油茶町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饶有兴趣地品尝了油茶,体验了独特的瑶乡“非遗留”文化。 油茶不仅是恭城人每天饮用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迅速发展成长的产业,成为了文化。 2008年,“恭城油茶”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恭城油茶”获得2019人,获得了打油茶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认证。

和油茶一样,柿子这种恭城生态农业的拳头产品也在与文化的交流中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综合利益。 集中种植月柿的莲花町、中国月柿博物馆、中国月柿客厅、月柿景观大道等形成了以月柿文化为主题的旅行精品课程。 现在恭城已经建成了月柿町、油茶町两个有特色的城市,是广西少有的具有产业命名特色的城市。

如何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时期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年以来,恭城县开始了中华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承快速发展工程,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六进”(进入机关、进入学校、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公司、进入家庭)的从业人员

的大屏幕上,播放了全国人民大众志成城抵抗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的感人画面,在讲台下,朴素的瑶族群众静静地擦着湿润的眼睛——这是记者在恭城镇庄口村“崇德”国学馆看到的场面。

国学馆举办政策讲座、道德讲座、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公益讲座、法制讲座、农村实用技术讲座等丰富的活动,经常没有空位。 村民彭秋英说:“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附近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关系也更加融洽。” 根据国学馆的消息,村子里从80多人以前就组成了文化志愿者队和50人的威风锣鼓队,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很盛行。

“扶贫先帮助志向,致富先治心。 ”。 三江乡栗田村交通不便,山多田少,快速发展相对滞后,曾经形成了美味的懒惰行为、赌博的不良风气,不仅产业难以快速发展,而且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做不到。

年5月,栗田村成立了传承中华优秀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文化联合会,通过开展节日爱的慰问、“最美的栗田人”评选、春节派对组织等活动,提高大众参加公益活动、投身公共事业的积极性,联合会志愿者 “这两年,我们发展了村道硬化,不管谁家的土地,村民都自愿转让了。 ”。 村委会主任李云说,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产业迅速发展与日俱增,朝着消除贫困稳步前进。

去年年末,恭城县从以前开始流传到文化联合会的行政村达到了92个,145个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各个行业。 作为第二届全国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恭城建设县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实践所9个,行政村、社区实践站126个,累计组织开展各志愿者活动1485次,惠及大众15万多人

恭城县委常务委员会、推进部部长、副县长关小菊表示,恭城县积极建设以村干部、农村党员、大众骨干等为主体的三支队伍,根据中华优秀以前传入的文化进入农村等职业生涯,接近大众的诉求,培养文明乡风,

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带来多重启示

从最初的能源困境到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从自然条件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30年来,恭城的迅速发展充满了各种挑战,取得了许多成功,表现出科学的迅速发展理念、坚强的精神支持和强大的组织保障

生态立县是恭城快速发展的基础。 几十年来,当地具有多次“不改变想法”的快速发展定力,尽管遇到了各种考验,但坚持“一张生态蓝图描绘到最后”,推进一个个“接力行驶”,推进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恭城干部群众不靠,勇于善成,开辟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沼气先河后推进生态农业变革,发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后文旅融合创造“无形”的企业品牌,处理生活问题

恭城创造了“石板上桃花盛开”的奇迹。 西岭町的大岭山村曾经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村子,当时盛传着“女性莫与大岭山结婚,吃水也打算盘,下雨吃石坑水,晴朗难打水”的歌谣。 村子里的年轻人带头铲子和犁在荒山上挖洞种桃子,把石缝撬开一个洞,两个人需要整天打,铲子也断了,锤子也变圆了,终于把整个山的石山变成了果树林。 把收获的桃子从山上运来,村民自己开始修路,花了15年时间修好了通往山外的水泥路。

莲花镇黄竹岗村位于山谷中,排列着瑶族特色的大楼,房子前房子后绿意盎然,宛如“世外桃源”。 当时,为了支持水库建设,村民们从流水潺潺的小河搬到黄竹岗定居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在迅速发展陷入困境后,村民们终于认识到“悲鸣”不及“苦役”,通过在荒地多次实验,找到了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月柿。 现在全村种植柿子2300多亩,人均9亩,每亩收入几千元,村民家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以前的“穷山窝”成了所有人羡慕的“金窝”。

恭城优质快速发展的最重要保障是加强党建领导。 为了组建一支强大的“领头羊”队伍,当地大力推进财富领袖和党员领袖的双向培养,90多名农村财富领袖荣幸地加入党组织,200多名农村党员被培养成财富领袖,使1万多名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 各级党组织积极优化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特色产业、“两新”组织聚集了高级技术人员、公司家和青年创业者。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调整委员会、村民理事会、村残联由红白理事会、弘扬中华优秀以前传入文化联合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恭城城乡繁荣,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访问恭城乡村时,从小白喜事的菜单制定、孤寡老人慰问、大到特色产业培养、矛盾纠纷的解决,党组织在基础建设、管理各方面都发挥着领导作用。 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党组织集聚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平安镇桥头村自去年以来有30多名村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近年来,恭城以基层党建亮点示范工程为线索,通过建设素质优良、群众认同的村级领导队伍,着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织具体化、农村社区化、党建尼 构建“一带两个基础三化”基础党建新格局,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建设,形成党建领导农村振兴的新态势。

“三十而立”,功成名就。 站在新的起点上,恭城县以继续建设国家持续快速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线索,以“一城二区三生四大”为整体事业思路,建立“生态养护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记者王念,向志强,黄庆刚)

标题:“久久“功成””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