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66字,读完约8分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选择多次改革开放只有我们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迅速发展、社会主义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迅速发展……这些都是党和人民的高度共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波澜壮阔、辉煌的改革开放历史值得学术界从多行业的角度研究和特别写作。 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史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的一大课题。
改革开放史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而迅速发展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史研究在1988年改革开放10周年之际有初步意识和成果,在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形成一定规模,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出现了明显的高潮,出现了高质量的成果,近年来的研究更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论文有500多篇,另有56种(部)著作出版(包括1989年出版),其中包括《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10年改革概要》等全历史型著作。 从改革开放10周年时的研究来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著述数最多,56种著作中有20种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10周年也出现了“10年改革开放的广州”“山东新时代的10年”等地方改革开放史的著述。 这与当时社会流传的“南方看广东,北方看山东”密切相关。 另外,也有与政治、文教等行业的改革和迅速发展相关的著作出版。
在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改革开放史研究形成了第一个高潮。 例如,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期刊部分中,以“改革开放”为主题检索,论文数量从1984年的3篇增加到1998年的3300篇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史的著述。 仅改革开放史的着作出版,1998年就有130种(部)。 由于图书出版有一定的延迟,实际出版的著作应该超过上述数量。 改革开放全史型著作不再是凤毛麟角,而是有一些竞争艳味。 其中,既有权威机关编纂的改革开放“二十年史”,也有改革开放“历史”和“纪实”名着。 在这一研究热潮中,改革开放史丛书的出版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分为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专业史,或者广东、江西、青海等省。 总的来说,1998年的改革开放史研究已经涉及到很多行业,同时逐渐深入,当然要点依然在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20周年后相关研究热潮下降,但自觉的研究意识一直在持续,更富有学术含量的改革开放史的著述也不少。 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出现了更显着的研究高潮。 改革开放史着作出版了800多种,论文超过3万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许多重要文献被汇总出版,各种回忆录、口述实录、亲人记录丰富多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或以类似命题为名的丛书大量出版发行。 大量改革开放全史型著作上市,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撰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主题性著述已经涵盖了方方面面,经济体制改革依然重要,但民主政治、法治 地方和领域部门改革开放史专业书出版成为了一大亮点。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改革开放史研究会将形成更大的高潮,产生越来越多的优质成果。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比较深入地探讨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学科性质、学术理念、研究体系、理论做法和实践路径等,这为改革开放史研究取得优质成果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史研究形成一点优势和共识
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时间还很短,但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大致看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一点优势和达成的一点基本共识。
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优势,这里只列举了两个重点。 一是从时间维度来看,越是改革开放初期和初期的问题越深入研究,例如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和此前的中央实务会议、关于农村改革、关于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经济体制改革 当然这与历史研究本身的优势有关。 二是从研究文案看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重点和热点,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关于经济改革和快速发展的专业书籍达到100种,占有率最高。 关于农村改革的研究成果更多,质量更高。 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一致的。 经济体制改革是最初开始的,而且波澜壮阔,狂暴,成果举世瞩目。 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第一个号角,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在党和国家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促使人们关注农村改革的历史。
经过长期的研究,学术界在改革开放史的一系列基础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比如改革开放史的主题和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 另外,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和阶段划分已经明确,无论细分还是粗描,都有一些划分阶段的历史节点的许多学者认可:一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14大,一是世纪之交,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 党的十九大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改革开放史特别是历史阶段划分提供了最新的时代视角,可以从这个新的历史方位更深入地认识历史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划分阶段。 进而,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事情及其决定过程已经基本明确,重要人物的第一贡献、重要历史作用已经得到基本结论,从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来源出发,发展和迅速的发展轨迹、意义和作用等比较充分地概括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
综合改革开放史研究来看,短短几十年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并不容易。 但是要充分肯定成果,正视问题,多次引导问题,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
有写血和肉的人和故事的改革开放史。 已经研究过的很多成果出现在网民面前从会议(文件)和决定(政策)到大的成果,从新的会议(文件)和决定(政策)到更大的成果。 这样的历史记述从一开始就有结束,但缺乏过程,或者过程平面直线,缺乏多线复合的多和复杂的表现,特别是在历史过程中很少看到作为历史主角的人,没有故事性。 历史的叙述必须善于通过人和故事反映经济社会的变迁、制度体制的变动。 改革开放史的著作应该写得更生动,以吸引网民。 改革开放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现场感”是其他历史研究所所没有的。 这种现场感对理解和说明历史很重要。 改革开放的重要事情亲历者广泛存在于各级各行业,这为生动的口述史、野外调查提供了其他历史研究行业没有的特征。 现在,放眼历史学行业提倡的多次,从关注精英到关注人们,写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改革开放史也有参考价值。
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 资政育人是史学的重要功能。 改革开放是历史,也是现实,改革开放史研究特别重视资政育人。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学术界对此有很高的共识,给予了充分的评价。 对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历史研究的关键是进一步增强解释力,阐明这些巨大成果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另外,也要看到历史多而杂,波澜壮阔,凯歌前进,有辉煌的成果,还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各种问题。 历史的迅速发展过程是笔直而不完美的。 改革开放史研究要从有利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研究一些问题,以史为鉴提出处理之道,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深化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和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因此,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建立全球视野、国际比较视野。 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的国际比较、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这一系列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将大大展开和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
重视研究做法不断创新。 目前,关于如何创新研究做法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许多讨论,形成了多个共识,一项建议具有新意。 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自己实践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史非常多,复杂,历史研究者很难研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因此需要多学科合作。 目前,多学科学者很少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研究改革开放史。 我们必须特别重视以重大问题、共同话题为着眼点的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形成。 要通过对重大问题、共同话题的共同关心和讨论,打破学科壁垒,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史研究。
(写作:杨凤城)
标题:“改革开放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