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5字,读完约3分钟

长沙新闻网北京7月10日电(钟艳平)“在清华大学学习5年,考上研究生学习2年,出国了。 出国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我感兴趣,被我的自信打击了,我认为自己是个喜欢学习的人。 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成绩还不错,但在和我的同学、领导们讨论问题时,他们经常问“你谈论的这个问题的科学是什么? ”。 我每次都懵逼,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只知道什么是物理、数学、化学、生物,没告诉过我什么是科学。 昨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在中国科学协会科普部主办,在果壳网承办的“我是科学家”的第一个演讲现场想起了自己学习时的困惑,他说我是科学家,我说“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的本质是刨根问底

“中国古代《杞忧天》的故事中众所周知,星星为什么不落下,为什么在天上这么运动,西方人也有同样的担心”张双南在现场生动地讲述了故事。 他仰望天空,始终追究,所以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法则,牛顿提出了三定律和万有引力法则,由此创造了现代科学 张双南回顾现代科学的历史发现,科学的本质是刨根问底,一遍又一遍地追问“为什么”。 他强调科学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规律。 二是科学精神质疑独立唯一的精神三是科学方法,确立逻辑化、量化、实证化的方法。 只有理解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更快地发展科学。

处理“约瑟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理解科学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张双南认为,处理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本上理解科学。 他说:“理解什么是科学,西方发生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直接带来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给西方带来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给西方的经济、军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荣。”

科学精神,一定会带来文化自信

“今天,我们好像有没有文化自信。 我们似乎有各种复古的行为。 这似乎给了我们文化自信,我们真的有文化自信吗? 》张双南尖锐,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第一区别是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文化是文明的表现,现代文化的第一内涵必然包括科学和技术。 张双南认为科学自信是基础,有基础,技术自信就能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文化自信的目的,所以要达到文化自信就需要科学自信和技术自信,科学精神,一定会带来文化自信。


“闯入”宇宙黑洞的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 身背大大的双肩包去挤地铁,喜欢就着咖啡吃油条,研究着黑洞为什么发脾气,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要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 -03-30 17:13:00
张双南:做科学传递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他是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和x射线成像实验室主任,热衷在互联网上用科学的视角回应网友的各类问题,并在互联网直播平台讲解什么是引力波……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 -01-30 14:22:27
我是科学家首期演讲启动 科学家谈“科学的诗与远方” 昨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网承办的“我是科学家”演讲第一期在京举办。 -07-10 09:21:18

标题:“张双南:我是科学家,但我曾经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