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7字,读完约5分钟
7月17日,在北京全面建立河长制的记者招待会上,水利部部长奥吉平(中)表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确立了河长制,确定了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其他29个省为村级河 长沙新闻网发
长沙新闻网北京7月17日电题:“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进入新阶段”——水利部部长谈了河长制热点问题。
长沙新闻网记者刘诗平
目前,我国全面建立了河长制,100多万河长已经出港。 下一步怎么走呢? 有建立长期机制的具体措施吗? 水利部部长奥吉平17日在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关于河长制相关热点问题的提问。
下一个要点任务是什么? ——第一是盯着“盆”和“水”
邓小平说,现在全面推进河长制事业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必须使河长制从“有名”向“实事求是”转变。 “有实”是处理河湖管理与保护中的问题。 要加大力度,继续出力,治理和保护河湖。
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概括地说,今后的重点是关注“盆”和“水”实施河长制。
“盆”,第一是“四乱”——监测乱建、滥采、乱堆、乱占,开展相关整治事业。 “水”首先要监视水污染、水少和水多三个方面,水污染处理水污染问题,水少处理水生态问题,水多处理防洪安全问题。
如何落实长江大保护? ——重点是牢牢抓住“5+1”
邓小平说,要实行长江大保护,下一步的重点事业可以概括为“5+1”。
“五”:一是开展长江非法采砂专业整治行动。 二是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利用专项整治行动。 三是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必须比较检测出的1300处以上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去除。 四是实施长江水库群的联合规划。 联合长江中上游的大型水库、水电站40处,实施统一调度。 五是建立完全涵盖的监测系统。
所谓“1”:与有关方面合作,促进长江保护法的尽快颁布。
无水河道如何实行河长制? ——“清四乱”与生态补水
邓小平说,无水河道是实施河长制关注的重点,比水河道难得多。 我打算对无水河道采取两项措施,努力尽快管理和保护。
一是依靠“清四乱”的专业行动,恢复河道本来的面貌。
二是努力实施无水河湖生态补水措施。 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工程日程,对无水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恢复河湖的良好面貌。
如何保障和落实党委政府的责任? ——严格审查责任追究
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审查第一是党政府的领导干部,奖惩分明。 一年多来,有些河湖在发现问题和追究责任时,首先追究了河长和湖长,即党委政府的领导。
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各地对各级河长的问责达到694人,其中地市级河长5人,县级河长85人,乡镇级河长604人。
一步要真正实行河长制、湖长制,要监视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
如何有效发挥各部门的作用? ——三个细分,一个依赖
邓小平说,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关键是“三个细分”和“一个依赖”。
在“三个细分”方面,一是分工要细分。 每个部门都有责任管理和保护河湖,但各自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必须细分、具体化。 二是细化标准。 每个工作怎么做,都要有一个标准。 三是细化责任。所有的事情应该怎么做,什么时候结束,必须明确责任。
“三个细分”只是事业的前提,最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依靠河长这个党政治领导干部统一调整各部门,监督检查各部门,各部门在河长的统一指导下,把相关事业分开展开。
如何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建立激励通报机制
邓小平说,公众参与河湖管理非常重要和必要。 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公众自愿参加。
下一步是关注三项事业。 一是广告河长制与公众的关系。 二是建立激励性监督通报机制三是从体制上决定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
通过三项措施,广泛关心和参与中国河流的管理和保护,使河长制更有效。
如何建立长期的机制? ——牢牢抓住“两个确定”和“三个机制”
邓小平说,建立长期机制的要点是抓住“两个确定”和“三个机制”。
“两个确定”是确定河湖的管理、管理和保护到底要做那些事,所有的事情都要怎么做。 确定河湖管理和保护所需的这些事由的人们应该做的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机制”。 要用责任机制,真正明确奖惩,保证河长制不仅是名,而且是责任田。 二是审计机构,以实务作用为目标,以暗审为第一手段,形成全覆盖的审计系统。 三是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参与途径,吸引和鼓励公众参与河流湖的管理和保护。
也就是说,水利部必须继续推进河湖长制,尽快使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努力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得更快、更好。
标题:““全面推行河长制从业进入新阶段”——水利部部长谈河长制热点问题”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