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党的十九大报告表明中国社会的第一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加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并且“中国社会的第一矛盾的一些变化,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评价 科学只有把握这种“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迅速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经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深入指出:“这是处理中国所有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正确认识和掌握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才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存在认识国情的问题。 经过艰苦的探索,我们党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实践说明,只有坚定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时间性,我们必须有冷静的认知,不要急于寻求超越现实,超越阶段。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决不能说这个过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个过程必然有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从局部变化到整体变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些具体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不均匀期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表明中国社会第一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显示了新的阶段性特征。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很多方面居世界前列,从生产方面来说,不能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概括。 另一方面,从控诉方面来说,我国稳定处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整体实现小康社会,不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见,中国社会第一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入把握、对人民诉求变化的敏锐应对。

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第一矛盾的一些变化关系到全球历史变化,另一方面,“美好的生活需要”是“物质文化需要”的升级版,是人民内涵丰富和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要 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迅速发展”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的局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还有大而不强的问题。 现在我国社会第一矛盾的一些变化是量化提高和部分质量的一些变化,可以说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 因此,我国依然没有改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和我国社会第一矛盾“变化”的辩证统一。 看“不变”,要求我们多次稳定前进,增强战术的定力,不超过阶段急于求成,一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看到“变”,我们希望与时俱进,在紧迫我国社会第一矛盾的一些变化,继续推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处理快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 (杨煌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


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拓革新、接力攀登,持续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07-24 11:39:12
[理上网来]在理论革新中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新的阐述,并提出了新的重大理论观点。(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卫兴华) -07-12 18:28:32

标题:“社会首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国基本国情”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