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中俄边境密林深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最大的大炮遗迹,墙壁断裂,野草丛生,生锈的巨大子弹静静地躺在水洼的深坑里。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记者来到黑龙江省虎林市,登上虎头要塞猛虎山阵地遗址。 在直径超过30米的巨大炮座洞里,工人正在进行排水作业。 周围4,5米厚的混凝土墙上写着“危险”,露出了手指一样粗的钢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日军计划在中苏边境的虎头要塞设置超巨炮,用它赢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被当时的日本新闻称为“帝国陆军最后的决战武器”的这门巨炮,口径41厘米,炮身高13.37米,总重量300吨以上,最大射程接近20公里,被称为“亚洲第一门巨炮”。

巨炮遗迹修复工程的负责人李源氏说,这次修复的目的是延长巨炮遗迹的“寿命”。 70多年的风吹阳光,巨炮遗迹风化比较严重,层脱落,还有几十年可能成为废墟。

记者登上猛虎之巅,窥视了伊曼纽尔桥、西伯利亚铁路、萨利斯基军事区……这些当时苏联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这就是巨炮架设在这里的原因。

中国侵略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综合部主任张善林说,虎头要塞建设完成后,日军加紧准备对苏作战,为了在开战初期及时切断苏联交通运输线西伯利亚大铁路,日军于1941年使这架巨炮从东京湾到达虎头要塞

根据专家的考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门巨炮还没有发挥很大作用之前,就受到了苏军的炮击,然后在巨炮阵内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被破坏了。 之后,巨炮被运往苏联国内,失踪,遗迹至今。

和巨炮遗迹共同修缮加强的是与其相邻的猛虎山阵地的地下要塞,在这里发现了机枪和弹药等装备,留下了很多日遗物。 虎林市文物管理所长喻胜林说,为进一步研究虎头要塞和日军的侵略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根据史料,虎林要塞在战时最多可容纳数万兵力和大量物资。 当时被侵略日军夸耀为不怕包围的所谓“北满永久要塞”。

据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王宗仁会员介绍,中国侵略日军曾经在中国东北建设总长度约1700公里的军事要塞群,东宁要塞和虎头要塞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抗联将士在附近展开过抗日斗争。

1945年8月9日凌晨,苏联红军与中国反联战士合作,对虎头要塞发动了猛攻。 实际上,被日军夸耀为“东方马奇诺防线”的要塞群,和欧洲战场上的马奇诺防线一样,不怎么起作用就被迂回了。

70多载风云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了。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当地希望修补这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迹,赋予其“唤醒世界,显示和平”的新使命。

“不管当时的侵略日军装备了多么强大的武器,建设了多么坚固的要塞,由于他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注定要失败”比喻胜林,70年前的战争武器和遗迹,现在唤醒了世界,和平非常宝贵

标题:““亚洲第一巨炮”残垣警示珍惜和平”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