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险控制措施大相径庭,有些平台存在冒用学生身份的风险。另外,一些为学生提供现金贷款的平台很难控制贷款的流向,这可能会导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河南一名大学生陷入数十万英镑的“校园贷款”债务,通过录音自杀
在一度火爆的校园信用卡业务因坏账而停止后,许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在线借贷平台甚至小额贷款公司纷纷进入校园贷款市场。
然而,近日,河南大学生郑潇通过几个校园贷款平台欠债数十万元,因无力还贷跳楼自杀。校园贷款已经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于大学生娱乐消费需求旺盛,消费信贷意愿强烈,空的校园消费市场受到很多机构的青睐。
然而,关于大学生缺乏还款资金和容易被诱导过度消费的批评却屡见不鲜。
如何避免过度消费,折磨校园贷款市场的风险控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和调查了一些校园消费信贷机构,并对校园消费贷款平台进行了梳理,发现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险控制措施差异较大,部分平台存在冒用学生身份的风险。另外,一些为学生提供现金贷款的平台很难控制贷款的流向,这可能会导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审计不充分,或导致身份盗窃
早在2013年,大学生消费信贷就进入了探索期,并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迎来了电子商务和资本布局的重大变革。主要模式是向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并收取分期付款或利息以获取利润。
一位校园贷款平台的负责人曾经说过,仅在广州大学城就有至少50个分期付款平台。武汉一位与校园贷款平台合作的商家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只有十几个校园贷款平台与之合作。
根据易观国际智库今年1月的报告,根据2015年超过2600万学生的基数,估计每人每年将分期支出5000元,大学生消费市场可达1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择了几个主要的校园消费贷款平台,发现他们的消费额度大多在1000元到15000元之间;一些平台为社区活动提供资金,最高贷款金额可达5万元。一个校园贷款平台的页面显示,该平台的申请人数已经达到75万,一个学校的同学已经申请了贷款,贷款金额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
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了申请门槛要求,导致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根据上述武汉商人的说法,一名学生以前想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台电脑,但当他提出申请时,才发现他的个人信息已经注册,而且他有贷款购买电脑的记录。原来学生的身份证被高年级学生借用了。
“用户信息的验证主要由贷款平台进行,我们不会干预。如果这个学生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申请贷款,他可能不会发现自己的信息被盗。”上面的商人说。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
据河南电视台报道,郑潇利用自己作为班长的优势,编造借口获取班上近30名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成功从平台上获得贷款。
郑潇的一个室友负债最多,高达11万元。然而,他的室友说,网上很多与他有关的贷款都不是他自己签字和拍照的,但最终还是被成功接受了。
“不是我所有的贷款都能通过。这显然是因为平台审计风险控制不够严格。”一位与校园贷款平台相关的商业人士告诉记者。
拥有校园贷款平台的人表示,如果想获得分期贷款购买商品,除了在网上填写个人身份和家庭联系电话等信息外,还会安排校园代理上门确认身份和还款能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信息被盗的风险。
然而,一些贷款平台主要依靠在线渠道完成授信。在填写了一些个人信息资料后,他们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渠道确认信息。或者平台审计师与借款人串通,利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在线业务不是特别好。”一位平台人士承认。
一些业内人士还介绍说,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掌握学生信息的机会,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偶尔以学生的名义发放贷款。
标题:校园贷乱象调查: 部分平台审查不严 贷款流向难控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