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12月26日,昌赞高铁开通运营第一天发车的第一辆g5025列车从南昌西站发车。 长沙新闻网记者彭昭之摄
宋燕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12月26日上午,昌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井冈山革命老区、赞南等原中央苏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江西实现市通车,革命老区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高铁,一份约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儿童在民族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进。 但是,即使走万水千山,我们也不能忘记来的时候的路。 为什么样的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革命老区,为今天中国无私奉献的老区人民,始终是共产党心底最深的忧虑,让老区人民分享改革的迅速发展成果,是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根据这个约定,昌赞高铁专门“弯曲”,把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将军县”兴国县纳入全国高铁的布局,使高铁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贫困老区的人们。
高铁开通,激活老区产业迅速发展的“一池春水”。 昌高铁为革命老区带来了资金流、新闻流、科技流、人才流,沿线城市积极策划产业升级,部署了“高铁经济”。 现在,以高铁为中心引起人才和公司定居的“电子新闻产业带”形成在江西省,受到南昌、九江、吉安、赣州四大沿岸电子新闻公司的转移,凭借工业优质的飞速发展使整个地区迅速发展,当地经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江西省电子新闻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503.6亿元,同比增长20%。 随着昌赞高铁的正式开通,老区公司的快速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高铁疾驰,按下了革命老区扶贫运动的“快进按钮”。 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贫困落后,曾经是老区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昌赞高铁连接南昌、吉安、赣州,直接服务井冈山革命老区、赞南等原中央苏区,结束了万安县等列车不通、高铁不通的历史,从期待“人才顺利”变成了现实。 坐高铁“快车”,山货滚滚,山外的人来旅行,沿线的人也可以来“说去就去”旅行。 “为了富裕,首先修路”,高铁的开通确实给革命老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消除贫困的可能性,为老区阐明“消除贫困后如何继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给老区人民带来幸福
高铁进入赞南,增加的不仅仅是通道,对老区梦想的未来充满了强烈的自信。 振兴迅速发展的康庄大街铺在革命老区,我相信老区的明天会更美好。
标题:“新华网评:革命老区驶入振兴快速发展“快车道””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