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1字,读完约3分钟
长沙新闻网乌鲁木齐6月22日电(记者高晗、张钟凯)“小水电”的管理者阿米尔江艾力木刚过34岁生日,必须面对不小的“职业危机”:安全稳定的大网电来了,阿米尔江的管理者“小水力”
13年前,阿米尔江所在的大同乡水电站需要有人管理,他自愿报名参加。 从那以后,巡视不到2公里的引水道,清除水库的垃圾,是他四季最重要的工作。
这些都要从20世纪大同乡的“向河求电”开始。
大同乡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隶属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乡政府位于崇山峻岭之间,奔流不息的大同河横扫群山,飞出的近90度垂直的山体紧紧包围着乡镇。 阿米尔江和300多户牧民散布在这样的峡谷里,祖祖辈辈过着一线天的生活。 蜡烛是那时生活的必需品,点着蜡烛,牧民们在山里度过了另一个漫长的夜晚。
想用电,还是离不开大同河。
1986年,乡政府决定在1公里外建设小型水电站。 村子动员了所有强大的劳动力,把第一台水力发电机从地方运到了河谷。 大家根据地势,从大同河沿着悬崖挖水路,利用落差,顺势流向村子旁边,停止了水库蓄水发电。
那一年,设置容量为15千瓦的“小水力发电”开始发电,大同乡迎来了通电时代。
村里的老人想起那时收电费的方法是特别的:花5美分买灯泡就可以免费用电。
进入21世纪后,“小水力发电”经过多次整修,也只能满足乡政府附近村民的基本用电诉求。 树叶堵塞、河水冻结、山洪、山体落石等影响“小水力发电”的正常运转。
年,“小水力发电”从以前开始偶尔由“罢工”变为永久的“停止”,大同乡不得不面对近一年的无电时间。 第二年,乡里新购买了装机容量40千瓦的新发电机,在“新生”的水电站启动后,处理了周边70多户居民的用电问题。
发电机的设置容量变大,稳定发电所需的水量要求也提高了。
后来阿米尔江的工作越来越忙了。
“一天至少打扫三次垃圾,秋天和冬天打扫‘旺季’。 山洪来了,必须重新修建导水路的源头。 ”阿米尔江很了解“小水力发电”的维护规则,脱鞋、抓裤子、跳水,用手清理垃圾的动作一口气,“电压不稳定是信号,我的手机全天候断电。
随着摆脱贫困攻关的推进,根据电气工程计划,大同乡预计将在今年6月末投入稳定的大网电。
记者在库祖-大同乡35千伏送变电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在紧张地施工。 这条线路全长158.6公里,需要昆仑山深度50余次过河,输电铁塔数量也达到257座,施工难度极高。
国网喀什电力供应企业建设部副主任胡争馀介绍说,未来工程完成后,将处理大同乡目前用电可靠性低、电力质量差的问题,让农牧民使用安全稳定的大网电力。
大网电即将延长到大同乡,管理者阿米尔江和老朋友的“小水力发电”也迎来了“下岗”倒计时。
幸运的是,他作为国家电网的员工再次出港,期待着继续管理大同乡的电路,保护山乡的光明。
标题:“阿米尔江转岗记”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