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节中秋

马若虎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 小时候一到中秋节,我们一家总是过得很开心。 白天打牌聊天和笑,晚上吃月饼看月亮很开心。

那时的中秋节就像闹钟一样,催促离家的人赶紧回去,也提醒在家的人好好准备。 大家对中秋的期待程度,仅次于春节,因为中秋节不仅是我国以前流传下来的佳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团圆是中秋以前不变的主题,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

中秋节以前流传的习俗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赏月是最普遍的。 最后的晚霞熄灭,夜幕低垂,老人们把桌子、长椅移到院子和天台的中央,在大人的指导下,孩子们把月饼和水果等食物仔细地摆在桌子上,但这时筷子动不了。 老人叫我拜月看月亮。

在一个地方,孩子期待着亲戚和父母给他们做自己的灯笼。 直到中秋节晚上,拿着自己美丽的灯笼,和朋友一起“选美”,看谁家的灯笼最漂亮,然后大家穿过街道去找灯笼。 月亮的灯饰交错着,朋友和家人赠送水果、喝酒吟诗,看月亮眺望远方,借景抒情。

在中秋自古流传的风俗中,大多是“以人为本”。 人情味淡,节日味道也淡。 “以前过中秋现在过中秋心情都不一样。 也有人感叹:“以前很少见,现在是很少见的人。” 再会变得奢侈的话,一点习俗也会失去原意。 因此,对家庭来说,传承和弘扬中秋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处理团圆的问题。

团圆确实是个问题。 在这期间,空关于巢穴老人的报道击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你爸爸躺在地上,你在通讯录里……”巢里老人心中的酸和无奈折射了多少? 空。 作为孩子,不要总是在通讯录里和父母在一起。 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疏远家乡的亲情。 虽然经常工作没有结束,但是老人不能浪费希望孩子回家的时间。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好回家和老人一起过,和他们一起过团圆的节日。

中秋月圆希望更多的人团聚。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国人对团圆的坚守和以前流传下来的节日的文化内涵都是不可改变的。 珍惜现在吧。 让团圆的心情像明月一样明亮吧。

相关注释:

[及时]如何缓和“孩子只有住址本”的无力感?

长沙新闻网评:中秋节,月圆希望更多重逢

长沙新闻网评:珍惜中秋节以前流传的文化


别在“通讯录”里陪父母 是回家陪父母,还是在“通讯录”里陪父母,这是摆在各个子女面前的选择题。 -09-30 08:20:47
“通讯录里的父母”怎样养老 今天的中国人养老,已经从费孝通所说的“反馈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越来越强调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做补充 -09-26 08:55:41
“老人为照顾孙辈而流动”的多重隐喻 尽管很多老人是自愿为照顾孙辈而流动,但年轻夫妇不能把带娃责任完全抛给老人,还是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减轻老人压力、减少家庭矛盾的唯一办法。 -09-28 09:05:52

标题:【财讯】新华网评:丹桂飘香话中秋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