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3字,读完约5分钟

每当我与业内人士谈论银行间金融管理时,我都感到一种无法详细解释的神秘。今天,让我们讨论两个风险问题。

首先,它与流动性管理有关,大量银行资金被委托给经纪人和私募。作为管理者,这些机构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最近到期支付的问题开始增加。

其次,它涉及银行内部控制。一些银行购买了同业理财产品,但发现公章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购买同业理财产品,资金被挪用。今年,已经有许多这样的风险案例。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银行间的财务管理往往价值上亿元,对流动性的要求也很高。各种风险的暴露确实需要银行和资产管理同行保持警惕和反思。

流动性管理挑战

11月3日,银行界透露,股份制银行苏州分行未能按承诺支付非担保理财的到期收入。据悉,该理财业务是一家农村商业银行购买的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直通车的外包产品,评级为r3,金额约为3亿元人民币,预计年化收益为5.1%,还涉及券商的资产管理。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在不讨论这个产品的情况下,让我们理顺农村商业银行(银行甲)、股份制银行(银行乙)和经纪公司之间的关系。

笔者查看了一份“直通车外包产品”合同,发现该行发行的产品是被动的委托理财产品,投资是经纪公司的集体资产管理计划;简而言之,这家银行只是一个渠道。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关于风险部分,合同内容如下:“我行不担保委托投资项目的本金和投资收益,对贵公司指定的投资项目不承担任何风险。”“如果资产组合不能正常处置,由此产生的本金和理财收入损失风险由贵公司承担。”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委托人,A银行必须投资什么,它的资产是自己发现的;当然,事实上,B银行可能已经为经理或产品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般来说,A银行购买的是经纪人管理的集体产品。因为不能直接投资,所以采取了B银行的渠道..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我了解到,最近有几家证券公司管理的集合产品在到期时无法支付收入。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一方面,市场基金在过去一个月收紧,银行赎回增加。当产品即将到期时,他们不能借钱,他们的头寸也没有平仓;例如,临近赎回日,投资组合中的一些私人债务尚未上市交易。一方面,资金的赎回增加了,另一方面,资产不能被取走,从而形成了风险。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说起来,这也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流动性管理工作,经纪人的失误显然与他们的管理能力有关。

在与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人员沟通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今年的“人员不足”问题。毕竟,一个人不能管理太大的资产规模,但现在有很多人拥有一个投资经理团队来管理数十亿的经纪资产管理基金。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银行委托资金的原因是银行过去是做资产配置而不是大量交易,所以很多人不能观察市场和进行交易操作。然而,在固定收益领域,市场上的投资经理主要通过交易进行波段操作、增加杠杆和增加收益,但他们面临着类似“黄金大师”的人力不足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明年券商外包指标的数量以及人员的扩张能否跟上。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然而,看到上述5.1%的年化收益,许多银行业人士也怀疑作为委托人的银行是否意识到了相应的风险。

银行内部控制的混乱

说到这一点,在金融机构中,银行拥有“最严格监管”的最佳经验。然而,在如此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一些看似难以置信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类似的信息在银行中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将对银行的声誉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今年上半年,安徽报告了同业投资欺诈案,被骗银行向警方报案。其中,一笔钱高达40亿元。此外,今年上海也发生了类似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更不用说那些差点被骗,最终被同行发现的案件了。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人曾经分享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与双方的银行讨论了交易细节。当他们想要实现它时,他们发现有些不对劲。银行分行的公章没有在分行盖章。后来,人们发现银行职员私底下盖了公章。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这个案子在安徽的套路基本如下:

有些人冒充A银行员工,向B银行推荐自己的财务管理,并通过C资产管理公司(B银行间业务的独家子公司)购买。在此之前,欺诈者应熟悉A银行和C资产管理公司的各种文件、印章和工作流程,利用C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在A银行开立账户,然后将资金从B银行转入该账户。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被骗的银行似乎是受害者,但实际上,存在内部管理不到位和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原来,按照规定,同一行业开户时必须见面,而且在章会上,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而且有严格的标准化流程。然而,在许多实践中,这一套流程被忽略了:数据使用邮件、微信、电话通信,不使用章节和在银行办公室签署合同...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其中,不乏不规范的资本中介。交易链越长,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就会叠加,整体风险就会放大。事实上,这类似于去年曝光的一波银行“高息存款”欺诈案件,其中可能涉及银行内外人员的勾结,以及开户和使用印章等违规操作。

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恐怕银行需要扪心自问,银行员工真的那么容易冒充吗?银行办公空间和业务流程管理有那么复杂吗?

标题:同业理财“幺蛾子”从何而来?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