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3字,读完约5分钟
日前,“湖北版”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省里显然将进一步降低高考加分。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大部分省份对高考加分政策都有相关规定。
这是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和规范高考加分和加分的意见》的具体实施。去年,全国奖金项目减少到5个以下,13个省取消了所有地方奖金项目。随着《意见》的实施,取消国家和地方奖励的加分已成为大势所趋。取消高考加分后,高考改革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取消高考加分无疑将有助于促进高考的公平性,消除高考加分带来的高考加分舞弊和腐败现象。然而,取消加分后,如何注重学生个性、专业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将是高考改革中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虽然以往的高考加分往往被异化为“加分教育”——为了获得加分而训练特殊技能——但我们应该关注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取消高考加分后,根据高考改革方案,将主要通过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测评引导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其中,自主招生主要是指90所学校中的5%,主要针对获得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的具有学术特长和创新潜力的学生。学生人数约为25,000人,不到高考总数的0.3%。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高考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高考改革方案提到,未来的高考录取是两个基准和一个参照,两个基准指的是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统一,一个参照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这已经考虑到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问题是,如何引用它?如果高考录取是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来排序的,再加上学生的自愿录取,那么能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空就很少了。如果考生的分数相同,最多只能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这也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客观,能够反映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如果高中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什么价值,随意对待,高校更不可能提及综合素质。
更重要的是,如果高考总分录取模式不变,基础教育将很难扭转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从何而来?教育署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一些学校对此反应消极。此外,家长不支持推广综合素质评价,质疑这是学生负担的增加:学生已经很累了,但他们必须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活动和公共服务,这使他们更累。
要使学校、家庭和学生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一方面,只有高校自主招生,才能打破教学与招生相结合的模式,引导高中摆脱应试教育,每个高中都不会围绕高考分数办学,而是探索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只有当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培养出更多有个性的学生。另一方面,只有在自主招生中,我们才能关注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分数。目前5%的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录取综合评价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元制的标准,但还远远不够。因为高校少,地方也不多,而且是与高考统一录取嫁接的,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有限。我国应在现行5%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的基础上,加强自主招生改革。
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给多元评估体系带来“额外加分”。例如,美国著名大学录取的学生通常有16项指标,包括sat统一考试分数、大学面试次数、中学学业成绩、中学专业、当地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与以往我国高考加分相比,加分包含在多项评价中,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选择相应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想象,有些人会质疑扩大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利会滋生招生腐败。对于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笔者认为不改革就不能“回避”,而应该用改革的思路来解决。
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独立办学是唯一的途径,不应该阻止大学独立办学,以免它们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自主权。在实施高校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借鉴英美的做法,完善以教育和学术为基础的高校现代治理,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公开透明地自主招生。
此外,自主招生还可以促进高校观念的转变,完善学校治理机制。自主招生的实质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让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选择一所大学。简单地说,就是从现在的学校“坐南”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这种双向选择机制可以在高考结果公布后实施。学生将带着他们的成绩向大学申请,大学将独立评估和录取他们,而不是由教育考试部门备案,学生将不再局限于获得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大学就会形成竞争意识,并以办学的质量和声誉吸引学生。与现在不同的是,学生只能得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学校吸引学生的唯一手段是高考优先录取(5%的自考和三一录取是一样的)。此外,入学后,学校不重视人才培养,这与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后可以自由申请择校,进入大学后可以自由转学其他专业完全不同。
只有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为核心,设计和推进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自主招生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才能呈现多元化教育和个性教育,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是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标题:取消高考加分后 关键在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