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9字,读完约2分钟
许多人看到打折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购买。他们觉得打折意味着赚钱,打五折意味着不付钱。如果你不买,你会损失很多...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他们觉得他们买的东西是值得的。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花的钱比预期的要少。
例如,你看中了一件外套,试穿后,你非常喜欢。它做工精细,款式时尚。更为罕见的是,它是你衣橱里梦寐以求的。但是年轻的你是一个月光族,是在月底,你缺钱,所以你打算等到下个月才能拿到钱,然后再买。几天后,工资终于到了,所以你马上直接去了商场。我发现那天商场正在进行活动,我最喜欢的夹克的价格折扣变成了400。你暗自高兴,这样你可以省100元。让人们高兴的是,你在购物中心被选为幸运顾客,你买的商品有20%的折扣,节省了80元。
经过这样的计算,我原本想花500元买这件外套,但最后我花了320元买了它,总共节省了180元。这种感觉像是白白赚了180元吗?事实上,这个数量就是消费者剩余。
在真实的买卖行为中,有两种价格:一种是由收入和偏好决定的消费价格,另一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前者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后者遵循供求规律。前者的总和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物品时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而后者反映了消费者为获得某一效用而实际支付的金钱的总和。消费者剩余的实质实际上是消费者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当所有人都买东西时,他们希望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好东西。除了商品的质量,我们希望我们买的东西越便宜越好。当我们购买商品时,我们经常把低价作为我们考虑是否购买的最重要的因素。有许多商品卖得又好又快,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获得了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在开发新产品和定价时,生产商也将此视为市场规划中最重要的原则。
与消费者剩余相对应,还有一个叫做生产者剩余的概念。例如,上面这件夹克的价格是200元,最后以320元卖出,所以生产商(假设服装厂自己卖衣服)剩下的价格是120元。作为消费者,我们通常只关心消费者剩余,而不是生产者剩余。
我们定价时,可以以实际成本为底线,尽可能保持低价,但注意不要低于制造商的实际成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同时让制造商获得他想要的生产者剩余。如果你的退货价格低于制造商的实际成本,那么交易不仅会失败,而且制造商甚至会说你太暗了,不能给他留一点利润。
标题: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打五折等于不要钱?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