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46字,读完约11分钟

长沙新闻网合肥8月13日电(李晏)“以前晚上离开警察,无论回来得多晚,教师办公室的灯都亮着,我们平安回来后他熄灯休息是他平时的习性,是我们之间默契。 ”。 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挥官想起了教导员陈陆时这样说。

现在队员们不能再等待那个默认的“安全信号”了。

7月22日,陈陆在搜索被困群众的途中遭遇堤坝决口,英勇牺牲,36岁。 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在洪水对策应急措施中牺牲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指导员陈陆为烈士。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打先锋。 陈用生命解释了入党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行动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党的忠诚、纪律的严格、过火、竭尽全力为民”的授旗训练精神。

在对英雄的无限追思和崇敬中,我们进入了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

7月22日,陈陆带队突围,搜索和转移被困群众。 安徽省消防供应图

“作为教导员,我必须带头! ”。

始终在最前线突击带头

“陈陆总说:‘作为教员,我必须带头! 》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指导员邵将说:“我们面对洪水,连日救援作战,身体疲惫,但他站在前面指导,大家士气一直很满意! ”。

今年汛期以来,受到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等多因素的影响,巢湖水位持续上升,遭遇了时隔100年的历史水位。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暴雨,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高峰,庐江县毗邻巢湖,附近多座圩水库随时可能坍塌,涨水情况非常严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接到县防洪抗旱司令部的命令,陈陆迅速召集队伍,拿着救命装置奔赴现场接受紧急搜索救援,转移了被困的群众。

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堤坝决口,情况非常危急。 战斗了好几天昼夜的陈陆,不顾个体安危,多次乘坐橡皮艇搜索被困的群众。 “我很了解这个水域的情况,水性也很好,让你们去,我不能放心。 ”陈陆拒绝了大队长方锐在后方休息的“命令”,继续带着队伍出发。 在救援过程中,石大圩堤坝决口突然扩大,救援所需道路水位落差从40厘米跃升到3米以上,在原本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来“滚水库”的危险状况是最无法预料的,最难以自助,最死亡 “掉头! 转过来! ”这是陈陆落水前喊的最后一句话,大浪翻了橡皮艇,指导员陈陆、指战员常绿、李俊杰、李顺和庐江县该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都落水了。 常绿、李俊杰、李顺拼命摆脱“滚水库”,陈陆、王松被洪水冲走了。 花了49小时全力搜索的结果是,7月24日下午,在落水站下游约2.3公里的水域中发现了陈陆遗体,至今未找到王松。

从7月18日到7月22日落水的瞬间,陈陆带领队员们连续奋斗了96个小时,离开警察411次,辗转5个乡镇,在600多公里的路程上,救出并转移了避难群众2665人。

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带队从7月18日到22日参加了搜索被困群众的任务。 她说:“如果陈陆带队不带头,前面突击,落水的一定是我。 虽然和陈陆教导员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被消防救援队这种经常带头的精神所打动,他们把最危险的东西留给了自己,积极地给大家带路。 正因为陈陆走在前列,走在前列,后续的其他搜索救助力才不会引起翻船的悲剧。 ”。

“始终冲到最前面”是陈陆溺守的天职。 2008年初,合肥雪灾、陈陆参与救援,多次在危险地带开展除雪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陈陆去汶川参与地震救援,连续10天在地震区搜索生命。 年6月,安徽省庐江县遭遇洪水,陈陆连续奋斗35小时,带领团队成功救出和疏散了2430名群众。 他自己劳累过度,突然生病晕倒了……。

在危难时刻,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陈陆的选择只有一个:在最前线战斗,带头冲锋。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入党的誓言. "

从“橄榄绿色”到“炎蓝”的改革转隶不会改变初衷使命

改隶后,陈陆换上了“炎青”的制服,号码是“12x 111902”。 安徽省消防供应图

年,根据中央改革的部署,公安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建设合并到应急管理部,成立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 陈陆没有选择转业,继续消防救助事业。 他认为,从“橄榄绿色”变成“炎蓝”的只有消防制服,不变的是参加消防事业的初衷和使命。

改革初期,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员思想不稳定,作为政治指导员的陈陆敏锐地捕捉这些状况,分别听取相关队员的话,让每个人工作,寻找让动摇的队员吃“定心丸”的方法。

“他在为队员们做思想工作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是总书记自己创造的,是国家队、主力军,将来有很大的可能性,我们和平民最近,联系最紧密,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改革更好 队长方锐清楚地记得陈陆为队员们做思想工作时说的话。

转制后,为了让队员们有安全感和获得感,陈陆亲自与庐江县多个部门的信息表现协调,历时近6个月向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申请了业务附属用的房间。 方锐说:“处理了住的问题。 队员家属可以来探视,住在队伍里。 你不需要住在外面的酒店。 队员们也有警察的心情,不用担心马上回不了队。 处理了后勤保障问题,大家的想法慢慢也稳定了。 ”。

方锐说:“陈陆很好,转制只是制服变了,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和使命不会变。 ”。

脱下“橄榄绿色”换上“炎青”,制服改变,陈陆突击前的作风不变,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不变。 他树立了榜样,要求别人能做的自己先做,用实际行动解释了党员干部的负责人。 战火,洪峰,突击前,不怕牺牲,他用宝贵的生命实践了共产党的初心,铭记使命的民众的感情。

"他经常把获奖的机会留给战士们. "

爱岗敬业扎根基层以消防工作为终身事业

“陈陆一直很优秀,而且从来不争功绩。 他总是说他应该把获奖的机会留给士兵们。 他们的应试学习可能有用。 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的训练和战勤保障支队队长徐长青感动地说。 他是陈陆在瑶海中队的老搭档,“陈陆很好”、“温厚”、“从不争”、“热心”、“喜欢学习”、“笑嘻”,说到陈陆,徐长青总是无法重复这句话。

“我亲眼看到陈陆从“孩子”变成了消防指挥。 ”。 徐长青认为,瑶海中队离陈陆家不到5公里,门口有直达巴士,开车也要10分钟左右,陈陆一两个月不回家的情况很多。 “当时瑶海中队的灭火救援任务很重,他不能放心。 ”。

年9月,合肥市物流仓库突然发生火灾,瑶海中队指导员陈陆带队接受了灭火救援。 安徽省消防供应图

灭火救援是“知道山上有老虎,偏向虎山行驶”的事业,从警钟响起到上车、行驶、救助消防车回到仓库,大家都很担心。 “在救援过程中,陈陆虽然救援工作很辛苦,但每次拯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很骄傲,这是我们的使命和价值。” 徐长青说,瑶海中队三年来,陈陆将各业务审查最低的中队转变为前三名,“后进”转变为“先进”。

和陈陆一样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大队担任参谋的廖国先现在是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的一级指挥,在他眼里陈陆是踏实学习、热爱职业、乐于助人的榜样。

“陈陆以前的工作首要是参加现场灭火救援,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大队工作后,有必要进一步熟悉“防火”业务。 他从网上购买了很多最新的防火业务相关书籍,利用业馀时间自学。 我上夜班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学习规范和研究业务。 ”。 廖国回忆着说。

大队参谋之初,陈陆总是在包里放“规范”,展开防火监督检查,进行审查、检查项目时,他一边检查一边对比学习。 担任大队参谋两个月后,陈陆胸有成竹地掌握防火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熟练的运用,从“门外汉”转变为业务骨干、专家的反面。

热爱职业,淡泊名利,扎根基层,陈陆在一次灭火救援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诚实的“孩子”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家,在一次防火审计中消除了隐藏的危险,从防火审计“门外汉”提高到业务骨干,自2005年从事消防工作以来

“他是我们家族的荣誉! ”。

在不失家风、闪耀使命的青春中刻下了红胆的忠心

“……他从不懂世事的青年进入军营,一步步成长为党员干部,在防备洪水面临危险之前成为士兵,最后做出了光荣的牺牲。 我们认为他是合格的军人,合格的党员,合格的领导干部,是他的荣幸,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誉! ”。 陈陆牺牲后,面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慰问,陈陆的家人深刻理解大义,顾全大局,给他的支队领导写了这样的信。

“我是军人,他祖父是抗美援朝的退役军人。 陈陆出生于军人家庭,受到家庭气氛的熏陶,从小就有入伍的梦想。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士兵日开始,意味着献身和牺牲,知道前面有困难的危险,有流血的牺牲,必须执行命令服从指挥。 陈陆的牺牲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全家感到悲伤和荣幸! ”。 陈陆的父亲陈立山想起儿子时是这样说的。

“我和陈陆说的最后一句话是7月21日晚上。 媳妇和陈陆的视频里,妈妈,陈陆的脚肿了。 我看了视频画面,心里很难过,就告诉他了。 陈陆,观察安全,休息一下。 ”。

“如果不能使用牺牲,我们的儿子会不牺牲而让别人的孩子牺牲吗? 陈陆在中队是领导,如果其他同志牺牲了,陈陆会感到内疚。 我们作为他的父母也会感到内疚吧。 我们的儿子应该向前冲……。

陈陆的母亲想起儿子生前的少量点滴,多次哽咽。

陈陆的妻子王璇是合肥市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警察,年转制前是边防武装警察。 “我们俩的工作都很忙,但彼此非常理解和支持。 ”想起陈陆,王璇很伤心。

“陈陆睡觉的时候,经常把衣服放在床边的地面上,他说只有这样,遇到紧急任务才穿衣服跳出去,在家也能保持这种习性。 ”。

“每次陈陆回家,孩子都哭不走父亲,孩子在房间里哭,陈陆在外面流泪,他总是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心里很内疚。 ”。

“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 听到自己的名字说不能说“嗯”。 我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他说他要当警察当消防员。 ”。

……。

陈先生生前放在办公室的消防车模型。 安徽省消防供应图

平时工作很忙,陈陆经常能回家两三个星期。 4岁的儿子最担心。 他的办公室里放着消防车的模型。 这是他牺牲前给儿子买的礼物。 为了应对汛期的战备,这对父子已经一个多月没见面了,没有收到的礼物,成为了最后的纪念。

“陈陆,我经常带孩子。 特别好的地区……”这是妻子王璇对丈夫的最后告别。

陈陆牺牲后,他的作战服收藏在庐江消防大队的荣誉室。 李晏摄

陈陆牺牲了,离开了他最担心的亲人和最爱的工作,号码“12x 111902”和他的作战服永远留在庐江消防大队。 陈陆不失家风,不辱使命,忠于红胆,把最辉煌的青春留给了最爱的消防事业。

“忠于党,严守纪律,赴汤蹈火,全力为人民,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先行,勇敢奋斗,救民于水火,危难,赋予人民力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陈陆用生命解释了。 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次选择和行动,完成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的职责和使命。

英雄走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标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追记抗洪烈士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