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8月安徽省、长江、淮河、巢湖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汛情考验后,安澜终于重现了。 但是,在这个夏天的暴雨洪峰上,为了充满希望的景象,有力量的人们永远留下了英雄的身体。
19日下午,安徽省调查研究中的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了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连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慰问了因陈陆、甘磊、帖克艳防洪不幸遇难的3位同志的亲属。
没有天生的英雄。 只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用最热最纯粹的初学者,为了后面亿万的“亲人”,选择成为英雄的样子。
消防员陈陆:挺身而出为生命
在安徽巢湖,150年没有遭遇历史高水位的危机正在远去,20万紧急转移的群众相继回家。 但是,连续96小时奋斗,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在7月22日决口的洪水中,仅36岁就牺牲了。
“他有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的大声”陈陆救出的当地村民、孕妇解启霞流下了眼泪。
“陈陆朝对我们吼过:出发救人时喊“我打头”,他的航海艇遇到漩涡时叫“快掉头”。 ”。 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陈陆大声说,他救了另外十几个救援人员的命。
这不是陈陆第一次挺身而出救援。 在雪灾中,他带领团队奋斗了48小时救援,脚趾严重冻伤,几乎被切断了。 火灾中,他长期暴露在甲烷中战斗,橡胶靴烧焦,脚在高温下烧伤。 汶川地震,他咬紧牙关拖着受伤的腿,背着30多公斤的解体器材,连续10天在地震地区救助……
选择消防,扎根于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助第一线经历了1次危急、2次晕倒、8次受伤。 但对陈陆来说,“炎青”是他心中英雄制服的颜色,“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难”是他选择的英雄形象。 陈一面灼热初学者一直燃烧到最后,只为各自的生命平安无事。
镇干部甘磊:挺身而出,为了平安
在安徽宁国港镇,副市长甘磊没能庆祝大约8月19日高考刚结束的女儿的生日。 6月16日,他突然生病,倒在防汛第一线,只有44岁。
洪水快要越过堤坝的应急处理现场,有他。 暴风雨夜危险的堤坝上,有他。 防洪时期的所有危险点都有他。 在水网密集、危险点多的港湾町,甘磊被当地干部群众敬佩为“排险专家”,防止涨水为“活地图”。
甘磊担任港湾町林业站站长、农林水局局长、副町长等,精通各防汛危险点。 因此,在每年汛期,他都主动被邀请去防汛第一线。
牺牲前,甘磊已经不分昼夜地在各地观察水位,调查危险情况,打开塘坝底部的堰,疏通排水沟……“所有排水沟,所有乡村小路,他都摸得很清楚。 ”。 港镇副市长黄剑说。
甘磊在乡镇工作24年了。 使偏僻的山村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艺术乡村的是他——当地山场发生火灾,带头向火海全力救援的是他。 台风袭来,不眠不休地带领干部转移群众的还是他。
黑色的皮肤,朴素的服装,甘磊在他最喜欢的这个乡土里倾注了热情。 甘磊挺身负责专业科学防汛知识、热烈忘我,为万家守护平安。 而且,他用生命保护的这些村民也永远记得甘磊这个英雄的名字。
村干部帖艳:挺身而出,为亲人
在安徽怀远县湘南镇,由于淮河涨水情况严峻,一度危急的涡河大堤已经转安,燕集村委会委员帖克艳试图提交涨水期后提交的入党申请书,但再也没能起草。 7月24日,他在堤坝巡逻时跌倒,之后因脑出血不幸在38岁的年轻时死亡。
帖艳(右)和父亲在巡堤
频繁行走2.5公里的防汛断面查看堤坝,帖艳在汛期每天行走30公里以上。 筑堤的帖克艳也不给自己休息时间,他挨家挨户访问,了解村民们在防洪救济方面的困难和诉求。 年近七旬的父亲帖广平记得,牺牲前,不分昼夜巡逻完堤坝后,儿子还在堤坝上,在土坡上疲惫地睡觉。
燕集村1300多名村民精通帖艳。 自主、积极、认真,是全村人民对帖艳的评价。 在大家看来,帖克艳是家族般的村干部。 防止疫情,禁止焚烧稻草……无论是村子两委员会的工作,还是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小事,帖艳都被视为自己的事。
帖艳成为村委会委员不到一年,但他早就有了为村民“站起来”的愿望。
“他总是以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 》燕集村党支部书记张吉永说:“这个《干部的标准》在他看来,以群众利益为先,对群众有热情和责任,能置身事外为群众处理实际困难。”
在最底层的职场,保护自己的“父母们”,帖艳就这样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挺身而出,成为村民们身边的英雄,为父母们完成最后的守护。
记者朱青程士华
标题:“危难关头,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乎的三位抗洪英雄”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