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3字,读完约2分钟
现在,全国迅速兴起崇尚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杜绝餐饮业浪费的风气,广大群众纷纷应对。 但是餐饮业以外的浪费现象也不少。 例如,家庭药品的浪费现象也很惊人,大家都有同感。
几个月前,我一直流鼻涕,打喷嚏,去看医生。 被诊断为鼻炎,医生各开了三盒药,花了300元和400元。 真的药病了,刚吃了五分之一。 都说“药三分毒”,既然病好了,剩下的几盒药还不吃吗? 又和医生商量了一下,医生说既然病好了,就不需要吃了。 现在剩下的几盒药一直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也日益下降,一直持续到过期扔掉的日子。
由此可见,十几年前,小区门口有一家诊所,每次带自己和家人去诊所,那位女医生总是给我一个小纸袋。 其中有各自的药量。 纸袋上标明了吃药的方法和时间。 这些药吃完后,病也会好的。 现在那个诊所已经不在了。 现在,我很怀念以前的“吃多少,买多少”的卖药模式。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资源,还为患者着想省钱,消除了剩馀过期药品的胡乱废弃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吧。
那么,现在的药品为什么不分期出售呢? 国家有禁止规定吗? 其实,国家鼓励零售药物。 笔者专门调查了一下。 2000年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于药品零售的证明。 年的新版规范中,“药店要求设置零角,配备消毒棉球、药品袋、剪刀等。 零售必须采用清洁卫生的包装,包装上必须注明药品名、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批号、比较有效期及药店名等复印件。 负责零售的人员受过专业训练拆卸的工作台及工具维持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提供药品证明书原件和小印刷品”等。
一点药品可以小卖,国家好像也有规定。 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这样做可以节约资源,杜绝过度包装和药品浪费,患者也期待着。 关键是执行力不够。 这个问题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早日恢复“把药品分解、小批量销售”的利国利民的好方法。 (汪志)
标题:“家庭药品浪费亟待有力遏制”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