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9字,读完约6分钟
在全球新冠引起肺炎流行的背景下,一般公众今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我国流感疫苗的生产和批次发放数量比往年大幅增加,但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量平衡方面,需要加强时间表
我国流感接种疫苗率预计今年将达到4%,对整个群体的保护还不够
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后会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了保证接种者在流感多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当地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期。 最近,包括北京、浙江、甘肃等全国多个地区开展了流感接种疫苗事业。 在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下,需要流感疫苗吗? 生产能力足够吗? 如何填补“差距”? 带着这种大众关注的秋冬流感疫苗问题,《展望》信息周刊采访了很多业界人士。
提示朱慧卿图
一般公众是否接种流感疫苗。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综合小组发布了版本的《全国流感预防控制方案》(以下称“方案”)。 这是我国连续三年推出全国流感预防控制方案。 该《方案》提出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流感预防控制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与普通感冒本质上不同,流感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在学校、托儿所、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发生大流行。 每年流感在世界上引起300万~500万人的重症病例,29万~65万人的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很高。 另外,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的免疫力需要每年接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开展了流感接种疫苗事业。 甘肃省原定于第一轮接种的6万支流感疫苗于8月末结束了接种。 浙江省户口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接种预约登记的北京市将从9月下旬开始阶段性、分批实施接种。 上海市各社区接种门诊也相继预约接种流感疫苗。
专家认为,在全球新冠引起肺炎流行的背景下,普通公众今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控制流感,那么多人不发烧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就能更迅速准确地识别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压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发行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 )》特别是今年世界新冠疫情的严重流行情况依然持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后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了保证受试者在流感多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当地的流感疫苗
生产能力能满足控诉吗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民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普遍增强,疫苗销售量大幅提高。 疫苗的供应能满足民众的诉求吗?
从疫苗的来源来看,流感疫苗的品种每年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 )预测流感情况后发行毒株,公司根据当年的毒株组织生产。 与往年相比,世卫组织公布的北半球四大流感病毒株已经有三株变异,公司需要从这些变异的病毒株生产新的疫苗。 记者采访了多家疫苗生产公司,结果表明,在疫情下,公司领取毒株和标准品的时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长,对工艺和技术的稳定性要求高。 流感疫苗生产公司赛诺菲帕斯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表示,要完成流感疫苗的生产,一共必须经过6个阶段22个阶段的步骤,其中用于质量管理的时间占70%,每个批号中有100多个
尽管面临这些不利条件,中国今年的流感疫苗与2019年的供应量相比大幅增加。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网站和疫苗批次发行新闻,到~2021年共有9家制造商供应了流感疫苗。 业界预计,年我国流感疫苗的生产计划将达到5000万人份。
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流感疫苗已经采取了满足供应的措施,疫苗生产和分批发放的数量比往年大幅增加,但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量平衡上加强时间表,下一批发放的数量 根据疾病管理和疫苗生产公司的合同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疫苗生产公司可以进行充分的准备、事前准备和准备。
中国医药大公司国药集团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清明表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民众接种疫苗流感的热情普遍增强,疫苗销售量大幅提高。 现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旗下的长春生物、上海生物等公司已经生产了约700万次流感疫苗,为了避免市场出现“一苗难求”的供给不足状况,公司加快了工厂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
据张和平介绍,今年赛诺菲帕斯计划向中国市场供应880万剂流感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管理局副局长吴良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家卫生委员会已经在各地增设了接种疫苗点,提前开始疫苗预约接种,延长接种疫苗周期,增加每天服务的时间,为大众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如何填补“差距”
专家表示,中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依然大幅提高空。 根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组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副院长冯录传唤,中国的流感接种疫苗率每年从2%到3%,预计今年接种率将达到4%,但对整体人群的保护还不够。
记者表示,一点国家的流感接种疫苗率超过50%。
专家建议今年秋冬流感疫苗扩大接种范围,制定生产能力相关预案保证供应。 从长期来看,我国应该大力推进流感疫苗新型技术路线的探索,提高生产周期的灵活性。
第一,制定地区间疫苗分配平衡和生产能力短时的补充方案。 根据受访者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完整的流感疫苗供需对话平台,建立供需联动机制,使公司能够提前准备生产计划,“提前订货”是比较有效的保证供给的手段。 “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事前订购系统,在7~10个月前预约了第二年流感季节所需的疫苗。 ”。 一家疫苗生产公司的负责人说。
第二,预计国内流感疫苗大范围接种。 专家建议推进高风险地区、高风险人群免费接种,中国疾病管理中心指南规定的各种点群优先接种,而且按时间段、地区有序安排国内很多接种疫苗。
第三,推进流感疫苗新技术路线的探索。 张和平建议国家鼓励创新,加快引进海外先进流感疫苗。 他说,现在流感疫苗除了基于鸡胚培养以前就流传下来的制造技术以外,还有在海外已经上市的转基因流感疫苗。 生产这种产品,不依赖于特定的没有病原体的鸡蛋数量,生产周期短,可以在减轻年度流感疫苗生产的时间压力的同时,为预防流感在全世界突然发生做好紧急准备,可以考虑。 (文|《展望》情报周刊记者马晓澄徐弘毅)
标题:“三问流感疫苗:需要打吗?产能充足吗?怎么补上接种鸿沟?”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