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2字,读完约4分钟

现在很多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面临着人才不足的烦恼。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能忽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应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方面全面跟进,运用越来越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更亲切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工群体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照亮客观公正的美好愿景。 笔者认为,在新型城市化形势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能忽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应该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方面全面跟进,使已经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放心。

现在很多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面临着人才不足的烦恼。 城市为了持续迅速地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向人才重叠福利,证明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放的城市肯定比封闭的城市发展得更快。 但是,城市选择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并不意味着普通服务业不迅速发展,不重视农民工集团。 因为一个城市就像结构多而复杂的机器一样,各个零件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的容量越大,所需的劳动力就越多样。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户籍背后附加了很多隐性福利,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 许多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尽管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能享受与户籍人口同样的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务院颁发了文件,全面开放建设镇和小城市的定居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的定居限制,合理明确大城市的定居条件,拉开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序幕。 之后,中央还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城市化,实现每年有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城市。 这1亿人是现在城市的“库存”,是城市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民工集团。

从人口红利的角度来看,农民工集团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动能。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也是数亿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历史,由此创造了过去数倍的生产。 现在,由于农民工供给总量的不足和结构性不足并存,农民工的不足在很多地方发生,供给过多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地政府必须发扬招商、贤纳才同样的热情,更加尊重和保护农民工。 例如,深圳对没有高学历的普通农民工给予更开放的政策,通过户籍和培训的双重激励,吸引广大外来工人走蓝领和高级蓝领路线,使其融入深圳。

“都市人、乡下人”“当地人、外地人”,这些话是“新市民”和“新居民”,称呼上的一些变化折射着城市管理理念的提高。 今后应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运用日益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更亲切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工的魅力。 (乔金亮)


不能让农民工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思想,切实处理好欠薪问题,是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10-11 10:11:34
让返乡成为农民工更好的选择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往往是小微经营主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能够深入到最偏僻的角落,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着极强的带动性。 -09-15 09:02:51
让更加多农民工迈进中等收入门槛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据估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在1亿人左右,绝对数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偏低。促进广大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则是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比较有效途径。 -08-09 08:37:55

标题:“不应忽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