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2字,读完约6分钟
快板这种打击乐器是由两张大竹板和五张小竹板命名的。 大竹板叫大板,小竹板叫节子板。
每次拿快板,李少杰的肌肉都知道该怎么摆动,他天生对节奏极其敏感。
上台,打木板打两个保鲜膜,打木板节奏明快,说唱押韵。 节奏缓慢的时候,说唱像行云一样流动。 节奏快的时候,嘴像马一样奔腾。 生动、热情、充满力量,表演时,观众笑得仰起头来,但李少杰还是喘不过气来。
在这个李派的快板书传人手中,快板是乐器,是故事,是传说。 李少杰带着天津话特有的口音有点骄傲地说:“在天南海北打快板的人那么多,快板书会成为我们的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承人李少杰在舞台上表演。 本人供图
学艺之路受阻而长
天津是快板书的故乡,这里有很多优秀的快板人才,李润杰是其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李派快板书的创始人。 同样来自快板,快板书吸收了新剧、电影、山东快书、讲谈、相声、西河大鼓等优点,集表、说、歌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深受观众欢迎。
天津曲艺团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少杰继承了父亲李润杰的快板书艺,现在他成了李派快板书这一天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谈到自己的父亲,李少杰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家里唯一继承快板书艺术的孩子,他理解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压力。
穿和服外褂,拿快板,抬起木板时,节子挥动两次发出“咔嗒”的声音,决定节奏,然后大板和节子合作,站在舞台上,讲究身体的正气。 这些年,李少杰参加过比赛,当过评委,现在专心于教育,但学习技艺时的困难和努力一刻也难忘。
六岁的老师向父亲学习技艺,冬天锻炼三九,夏天锻炼三伏。 根据规定,冬天,李少杰被父亲说“被扔了”,在雪中左臂伸向左边,手持节子板,一刻不停地“打点”。 这种惯性记忆深深地刻在李少杰的肌肉上,直到胳膊冻僵了,打点的手停不下来。
快板书和天津快板最大的区别是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方言。 小时候,李少杰总是止不住口音的毛病,说“没有”、“没有”。 父亲警告了他两次。 第三次李少杰刚意识到自己错了,后面的“有”字还没说出来,耳边“啪”,父亲的巴掌来了。
“不要辛苦,好不容易尽人意。 投机上,碰壁也不便宜。 ”。 父亲的话几十年来一直在李少杰的脑子里,当时的“大嘴”让李少杰的头嗡嗡响,但口音再也没有错过。
拿快板的是严师,放下的是慈父。 李润杰对子女中唯一会说快板书的李少杰寄予了无限的期待。 从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哲理、仁义礼智信到孔孟之路,从待人接物到心理管理,李润杰像流动的生活百科一样,用心教李少杰。 对于生活之路、曲艺之路,父亲在李少杰心中种下的种子,至今一直有影响。
李润杰晚年得了重病,为了照顾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李少杰推了所有的事件,整天陪在父亲身边。 李润杰不顾疾病的痛苦,每天对儿子说快板书的创作、表演、人物塑造。 他告诉李少杰,好好学习、学习快板书的目的是继承和继承,“这是你应该做的事件”。
血液里住着杂技的灵魂
李润杰经常对李少杰说。 “人不能忘记书。 人必须满足。 工作必须令人满意。 做学问必须知道不足。 ”。 父亲去世后,回到快板书舞台的李少杰说,李派快板书在节奏、节奏等方面发展迅速,李派快板书更有韵味,“可以打沙漠狂沙,也可以打小桥”。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承人李少杰在舞台上表演。 本人供图
李少杰从6岁开始和父亲学快板书,跟着王派快板创始人王凤山老师学了3年艺,之后成为高派快板创始人高凤山学艺,是全国唯一的高派李派王派艺,集合了多项特长的快板表演艺术家。 高派创始人高凤山老先生调侃而有力,王派快板轻而亮,李少杰汲取各派所长,对整个演出更生动感兴趣。
李派快板书的歌词中,突破了原来的数来宝“三、三、七”的句式,除了七言对偶的基本句式之外,还追加了单词堆栈、二字堆栈、三字头、四字堆栈、五字堆栈等句式、重叠、连续堆栈的长句式。 随着句式的丰富,板点也有了新的发展,单点用于“打开木板”和段落之间的过渡,两点把歌放入情中,放入景色,在大木板的混合点上激发气氛,渲染热情。
为了提高艺术格调,不要使用以前流传下来的“江湖气”,快板书借鉴各种歌唱艺术的优点,改革创新的口气和表演动作,增强描写人物、描写情景的表现能力,表演“唱歌、变化、变化。 又快又不乱,又慢又不断。 起伏连绵,景生物现”的优势。 李少杰自己的话总结,曲艺的进步是相互学习、相互参考的过程,现在的李派快板书是百家之长在迅速发展中持续的产物。
为了快板书艺的迅速发展,李少杰想留下一点复制性的记载。 父亲李润杰晚年总结了许多快板书的理论。 李少杰现在正在着手整理,打算把书汇总出版。 名字是《李润杰快板书艺术》,还计划出版《李润杰快板书全集》。 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更完美地继承他热爱的艺术。
以炽热的爱之名传承
1990年快板书师李润杰去世后,继承弘扬快板书曲艺文化的重任自然降临到了李少杰身上。 严师出高徒,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少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很快意识到培养继承人的重要性。 如父亲所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少杰现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育上,集中在快板书这一艺术的传承和快速发展上。
他创办的“竹韵斋快板书训练基地”从2000年开始招收17期学生,从7、8岁的孩子到7、80岁的老人,不论男女,只要喜欢快板书,就可以跟着他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书传人李少杰教。 本人供图
李少杰坦言,快板的普及时代已经过去,需要的是真正的提高。 他也看过有趣的班级教育,心声告诉他祖先留下的这顿饭值得更好的传承。 “竹韵斋”的初衷是以真正专业、系统、科学的方法继承快板书。
李少杰在培养快板书人才时,严格遵守“规则”一词,“我们领域在教育上有很大的规则,首先大师需要师尊。 要想让弟子信服,就必须精通快板书这一艺术,理解其表现的感情和世道人心”
问到做这些事的理由,李少杰说:“我从没想过得到什么。 我想把父亲教我的快板书艺术,变成原来一字一字地教我的学生们。 快板书要迅速发展和继承,越来越需要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 ”。
李少杰说,在快板书的传承中,自己就像润滑剂一样,通常推动着这以前流传下来的艺术的迅速发展。 在现在的教学传承中,他清楚地感到责任的迫切和严厉,他说:“祖先们留下的好东西,我们手里一点也不缺。 我希望门下的人繁荣,传承快板书,长达一千年。”
标题:“李派快板书传人李少杰”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