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4字,读完约6分钟

日前,在监管部门组织的公开发行机构培训会上,监管部门相关人员也反映了当前融资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产品投诉和资金池错配问题,表明部分产品纠纷也与产品违约有关。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督促证券经营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返本溯源”正成为当前监管部门的重点方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些资产管理机构更多地参与了融资业务,积累了一定的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权威渠道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理财产品拖欠本息超过600亿元,部分产品存在拖欠本息的潜在风险。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一些分析师指出,非标准资产管理的信用风险上升是当前监管部门不鼓励资产管理业务涉及更多融资项目的原因之一。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独家获悉,在公开发行机构的一次培训会上,监管层相关人士也反映了当前融资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产品投诉、资金池错配等问题,表明部分产品纠纷也与产品违约有关。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业内人士认为,“新八条底线”(证券期货机构私募股权管理业务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后,有限的预期收益和结构性产品无疑将对未来融资资产管理业务构成约束。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另一方面,记者还了解到,监管部门日前对包括结构性产品在内的非标准资产管理产品进行了限制,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对融资业务的治理进入了动态阶段。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超过600亿个项目被“推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培训会上的讲话很受关注。

“一些机构从事渠道业务和非标准融资业务,延长了交易链,提高了融资成本。一些机构还设计了更复杂、更不透明的产品,进行监管套利和政策套利,这并没有真正创造社会价值,而是导致了金融扭曲。”李超指出。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事实上,非标准融资业务的赎回风险已经悄然累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积极管理的融资资产管理计划融资方的递延本金和利息总额已达617.92亿元。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此外,另一项规模为234.36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管理计划有可能延迟还本付息;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资产管理产品的违约一方面与行业风险的积累有关,另一方面是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二次反应。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自2013年以来,资产管理机构参与了更多信托(融资)业务,主要是发行集合产品,然后向企业提供贷款。”“但2015年后,经济开始走弱。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数量开始增加。一些子公司的项目出现问题并不意外。”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该负责人表示,2013年之前,信贷融资市场主要由信托和银行分享。因此,经纪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子公司承担的项目质量必然低于前者,但产品的收益率却高于前者。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但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证券经营机构活跃产品融资业务的违约率仍低于银行业整体不良率,这可能是由于“需要承担积极管理责任的风险项目金额”中未充分计入递延本息产品的规模所致。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在已确定的递延本金和利息中,要求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主动承担管理责任的风险项目金额为63.03亿元。总违约率约为1.72%,较第一季度上升0.17个百分点,低于银行不良贷款率。”一位监管层面的机构业务专家在介绍融资业务风险时透露。“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这意味着资产管理机构的负债风险金额约占延期支付总额的10.20%。分析人士认为,监管机构之所以根据这一标准计算负债额,正是为了打破资产管理产品的刚性支付特征。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按照具体比例界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责任,实际上是打破刚性赎回的重要一步。如果把所有的延迟或违约都算作风险责任,那么它仍在走严格赎回的老路。”邓卓投资公司的董事姚剑锋认为是这样的。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事实上,在几天前举行的资产管理监管培训会议上,监管机构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禁止“刚性赎回”资产管理产品。

遏制野蛮扩张的多种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延期付款规模仍与主动融资业务板块的整体扩张直接相关。

在上述监管机构内部培训会议上,监管机构对当前证券经营机构私募股权管理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提示。

据记者从上述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截至去年6月底,信托或基金子公司专项账户实体融资业务的经纪投资规模为1258亿元,相比之下,基金子公司主动非标准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万亿级。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根据上述数据,基金子公司积极管理的“房地产、工商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等实体经济产品规模高达15875亿元,占同期基金子公司专项账户总规模的14.4%。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事实上,非标准业务的主要问题是基金子公司,因为经纪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无法进行非标准的直接投资,只能通过特殊计划或信托参与实体。”上述基金子公司的负责人坦言。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事实上,产品延期付款的增加进一步引发了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抱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基金行业协会共受理了18起投资者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诉,其中“个人产品支付延迟,投资者质疑公司尽职调查和投资后管理是否勤勉”是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当局抑制融资资产管理业务的做法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了体现。

一方面,监管当局打算通过颁布新的法规来提高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占用,以达到提高资产管理机构从事非标准业务的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窗口限制了结构化非标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防止了杠杆和嵌套行为带来的跨金融风险;同时,监管部门还加强了产品备案流程的审核和审查,进一步强调了私募股权管理业务的流程监管。

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一方面是净资本监管,主要针对基金子公司,相当于规模控制。如果净资本不足,整体融资业务规模将受到控制。”"二是限制杠杆融资业务,防止风险的扩散和交叉."

标题:非标资管野蛮生长 监管层多路径遏制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