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事实上,在许多互联网平台上,消费者贷款工具之间的分期付款率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必要仔细选择筛选
《投资者新闻》记者薛玉民
越来越多的老板想分一杯羹,最新的热门话题是消费者金融。
目前,各大互联网金融巨头都打出了消费金融的算盘,规划了消费金融的布局。例如,阿里推出了“花白”,腾讯卫忠银行推出了“小额信贷”,京东推出了“白条”,苏宁的消费金融推出了“自主支付”产品,百度金融也在去年4月推出了“百度有钱花”。
最新的案例是,奢侈品电子商务平台天坛图书馆(Temple Library)也开始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房地产巨头万达也不例外。据说这个破碎的盘子来自消费金融。
不言而喻,所有主要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四处奔走,谁将是最终的赢家还不确定,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巨头正以不同的方式借钱给你。由于这些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消费者金融服务的费率非常不同,作为消费者,您需要仔细选择。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聚在一起
在互联网平台方面,蚂蚁金服和腾讯是第一批进入消费金融的公司。早在2014年,支付宝和腾讯就试图发行“在线信用卡”,但它们立即被央行叫停。但是现在,这一站似乎毫无意义,“网络信用卡”这个名字已经改了,它已经变得流行起来,到处开花。
随后,JD.com进行了业务创新,并于2014年推出了“京东白条”,成为第一个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的电子商务巨头。那年年底,电子商务巨头阿里模仿“白吧”,推出了“蚂蚁花园”等消费金融工具。
2015年,苏宁推出“自愿支付”。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在苏宁背后提供自愿支付。
对于百度和腾讯来说,虽然他们拥有巨大的流量,但是他们没有应用的消费场景,所以他们需要在消费金融的布局上找到另一条路。
去年4月,百度推出“百度有钱花”,主要包括三大业务:分期付款、信用支付和现金贷款。目前,重点是教育安装,据报道,它已与数百个教育和培训机构达成合作。
事实上,腾讯的消费金融业务依赖于伟忠银行,目前布局较为谨慎。其产品是企鹅小额贷款,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和财产抵押。信用额度根据用户的社会数据和银行信用记录直接确定。
谁最有机会脱颖而出?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要想在消费金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与现场相结合。
消费贷款需要在大量零散的互联网支付交易中寻找机会,即通过互联网将传统的线下信贷产品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使消费贷款真正落到使用的源头,从而满足消费金融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用性、安全性和简洁性。
从数据层面来看,阿里的优势是支付数据,腾讯是社交数据,百度是搜索数据。
从安全性和简单性的角度来看,除了传统的风险控制方法,他们还掌握用户的购物记录、支付记录和评价记录,并能准确掌握用户的消费能力,从而评估用户的信用。毫无疑问,这种方法不仅简单,而且安全可靠,因为将风险与消费情景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标题:互联网大佬驰骋消费金融 消费贷费率差别大要慎选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