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9字,读完约4分钟

在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是一个著名的名称,它几乎是土豪的同义词。即使在一线城市,如北京和深圳,这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现在看来,1万元已经成为消费的代名词。“某某人在出国旅游上花了几万”,“谁用几万美元买了一个包”,在未来的一年里,如果孩子能随意收集压岁钱,他们就能成为“万元家庭”。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随着近30年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家庭”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术语。那么你现在有多少财富相当于以前的“万元家庭”?根据一位专家的研究结果,答案是“255万”!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那一年一万元家庭的概念是什么,或者以我们现在的工资水平,那一年一万元家庭的标准需要多长时间?

过去30年工资、存款和价格的变化

要想知道上世纪80年代万元家庭的含金量,有必要计算一下当年的货币购买力。因此,决定将荣360与三个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603883,诊所股票)-工资、存款和价格进行比较。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1980年至2015年中国员工平均工资的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1980年中国工人的平均年薪为762元,2015年为61240元。在过去的30年里,工资增长了80.37倍。

“万户”是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一群人,一般由个体户、私营业主和企业承包人组成。“制造原子弹比卖茶叶蛋好”是当时的一句话。根据《中国青年报》当年的一项调查,最受欢迎的三个职业是出租车司机、个体经营者和厨师,最后三个是科学家、医生和教师。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根据当时的工资水平,如果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在70元以内,1万元相当于出租车司机12年不吃不喝的工资。

换算到今天的工资水平,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普通国有企业职工月收入约为5500元,属于正常水平。根据今天的工资水平,要想在当年维持1万元家庭(255万元)的资产,至少要相当于一名国有企业员工41年的工资。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1980-2015年居民存款余额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1980年全国居民存款余额为399.5亿元,2015年居民存款余额为53.7万亿元。

为什么平均工资增长了80.37倍,而家庭储蓄却增长了1344.18倍?

不难想象,那些领不到工资的人或那些能拿到灰色收入的人,对居民存款的大幅增加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资产也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根据统计,大多数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没有显著增加。例如,大量办公室职员的工资仅从1980年1月的70元增加到1月的5600元,这与80倍的工资增长是一致的。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总而言之,贫富差距扩大了。一个土皇帝可能存款超过1亿元,而普通人甚至可能没有10万元存款,就像一个打油诗说的:

张家有一千万的财产,九个邻居都很穷。平均来说,他们都有几百万。

1980年至2015年的价格变化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物价上涨了多少倍?

尽管中国的cpi增长在大多数年份只保持了个位数,但30年后,这个数字还是惊人的。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上涨。以猪肉计算,它已经上涨了10到15倍;蔬菜、鸡蛋和其他食物增加了10到20倍;在运输方面,它已经增长了大约20倍;医疗价格估计上涨了50到100倍;地价的上涨更是疯狂,甚至达到数万倍。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255万元算不算“万元户”

如果30年前1万元是土皇帝,那是否意味着现在255万元(没有固定资产)可以过土皇帝的生活?

例如,在北京,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必须拥有一套100套三居室的公寓。假设25000平方米,一套房子需要250万元,而且是那种待在里面的包,否则剩下的50000元够买什么?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现在,255万元的幸福无法与30年前的万元家庭相比!

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价值比增加价值更难

在那些日子里,一万元的家庭中有一些已经从“个体户”变成了大老板,而其他的仍然在“个体户”的前面。

三十年前,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那么,10年和20年后,现在的1万元会增加几百倍吗?那时候,一万元在银行存了一年,还可以收回一笔巨款——500元!然而,如果这10,000元一直存在银行,它不会超过100,000元的利息。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随着社会和金融进步的加速,这可能不需要30年。也许10年后,有人会写一篇文章,“以前的一千万户人家去了哪里?”。

标题: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