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2字,读完约6分钟
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蜜(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访问黑龙江同江市八股赫哲族乡八股村尤桂兰家
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图案艺术优美,伊玛目说唱很有韵味。
在祖国大家庭中,56个民族是亲兄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是不可或缺的。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勤奋奋斗,中华民族一定会更繁荣,各族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丰富。
——习近平
“那天下着小雨,总书记拿着伞进了我们的哲小院。 ”坐在炕上,85岁的尤桂兰打开了对话框,说着日常的话,听着冷暖气,总书记一句话也带着离不开渔夫的喜悦和希望,共产党与我们赫赫有名的人接吻。 ”。
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八股赫哲族乡八股村,去村民尤桂兰家看望。 多年过去了,在这个黑龙江畔的小渔村发生了那些变化,尤桂兰一家的生活又有那些变化吗?
大江冰封,沃野观雪,记者再次访问了八股村。
好日子又上新台阶
“听到总书记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是不可或缺的’,我受到了鼓励。 大家还不能卷起袖子加油,让好日子走上另一个新台阶吗? ”。
22岁时去东京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接见,82岁时在家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尤桂兰经常说自己的一生是“值”。 “总书记来的时候,家里有150亩土地,一艘渔船,年收入8万元,过着蜜一样甜蜜的日子。 ”。
总书记来了,带着火来到了八岐村,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参观拍照。 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与大家商量农村旅行的迅速发展,“使日子更甜蜜”。 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尤桂兰举手赞成。
回家后,尤桂兰请儿子媳妇收拾楼上的卧室,在院子门口挂上“家庭旅馆”,那天晚上游客住宿。 现在,八岐村依靠30多家家庭酒店,精心制作了“赫乡民俗”和“滩涂渔猎”两个体验之旅。 近两年,接待游客4.2万人,实现旅行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增收1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术,八岐村推进乡村旅游,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经营,寒地山药、高质量大豆、大球盖菇名声逐渐提高。 由于产业的复盖,村里盖了卡的14家贫困家庭21人全部脱下帽子。
也有喜悦。 2019年,同江中俄渡江铁路大桥主桥正式合龙。 消息传来,八裂村沸腾了。
“1949年解放成为主人,1983年承包了共同生产和生活,1996年农业生产进入富裕之门——我们希族塞人越过了三个大台阶。 听到总书记说“全面构筑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可或缺”,受到了鼓励。 大家还不能卷起袖子加油,让好日子走上另一个新台阶吗? ”。 尤桂兰会心一笑。
在好的之前继承下来不会忘记书
“总书记称赞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我岳母以前总是聊天,生活好了,所以不要从赫哲人好的以前传下来。 总书记的这种称赞,她更忙了。 ”。
伊玛津是嬉皮士族的说唱歌手,对传承嬉皮士族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被列入最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总书记称赞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我岳母以前总是聊天,生活好了,所以不要从赫哲人好的以前传下来。 总书记的这种称赞,她更忙了。 ”。 尤桂兰四嫂董菊苞说,后来在尤桂兰召开家庭会议,要求留在村子里的子孙每周花一定时间在村子里的伊玛目卡姆传习所学习。
尤桂兰还建议召开节日推进文化传承,村两委赞成。 那年7月30日,举行了“赫哲的夏相约八岐”第一届赫族渔猎文化节。 之后几年,乌日贡节、冬捕节、鲑鱼洄游节也在八股村精彩演出。
伊玛目继承人、退休教师吴桂凤顺势成立了八股村民艺术团,固定成员从几个身体迅速发展到40人。 “参加节日可以继承民族文化,村民有额外的收入,一举两得。 》每周不到246,100平方米的传教所经常聚集几十人,学习哲学,学跳天鹅舞,学做鱼皮画。
董菊茹的转变最明显,以前冬天闲着打麻将,现在加入了民间艺术团,整个冬天在雪乡、五大连池等景区表演,猫冬天忙起来了。
年9月,在村子的乌日贡广场,上演了家乡上演的《哲族婚俗》舞台。 由民间艺术团指挥,全村的老人和年轻人都出征了.尤桂兰的孙子储晓刚在第一次舞台上说:“没有台词,动作也僵硬,但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了。”
迅速的发展需要热情
“别学桦树皮,摸火就卷。 学松明子,挺直腰照人——这是我家的教训。 总书记称赞我祖母是老先进者,我也成为先进者。 ”。
“走在村子里,谁都知道尤桂兰是仁慈的心。 ”。 据尤明国透露,远离八岐村一街的新强村是农村,赶上春耕秋收,尤桂兰让儿子媳妇们无偿去帮忙,坚决不允许拿工资。
凭借这一厚道的力量,年末尤桂兰家庭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她的一家是整个八条村的松明子”尤明国竖起了大拇指。
在尤桂兰的带领下,全村29名党员开展了“亮身份、约定”服务活动。 47岁的栽培巨头尤红军率先调整了栽培结构,带领21户大众栽培了8000亩有机菜豆。 年末,八岐村被选为全国文明村。
年纪大了,心不如昔,尤桂兰却一直担心着村子。 年,她召回了在上海打工的孙子存储晓刚。
“奶奶告诉我,村子里的年轻人出去了,必须有人回去保护村子,迅速发展村子。 我回老家当了临时消防员。 虽说工资在2000元以上,但我放心了。 ”。 晓从小就接受尤桂兰的教育,“人学桦树皮,摸火就卷; 学松明子,挺直腰照人——这是我家的教训。 总书记称赞我祖母是老先进者,我也成为先进者。 ”。
在此期间,村两委员会动议,目标是将位于八岐岛自然保护区的4万多亩耕地逐渐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还湿地项目。 尤桂兰率先赞成了。 “保护生态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大好事,必须考虑船上的孩子充满江鱼,林密,河水干净。 ”。 (记者吴齐强郝迎灿)
标题:“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回访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尤桂兰家”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