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1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9日,在北京新地市场的生鲜交易大厅,商户戴着口罩有序地进行交易。 本报记者周琳摄
自从新冠发生肺炎疫情以来,北京新地市场的任务艰巨。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理事长张玉玺说,“车水马龙在保障供应的同时,必须减少人员接触,实现零感染。” 在这两个矛盾的硬指标下,市场如何抵抗疫情,稳定首都的供给?
现在,新地市场承担着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90%,首都“大菜篮子”和“大果盘”,2019年成交量为1749万吨,交易额为1319亿元,交易规模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
为商户和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4月19日,记者在新发地市场内的湖北厅、甘肃厅、新疆厅等附近的道路上看到。 红色防疫推进横幅随处可见,进入市场的几个入口、干线道路、十字路口、各交易区充满消毒小贴士,沿途的高音扬声器一直用广播防疫观察一些事项,提醒场内所有人戴口罩,自己防护
张玉玺说,为了防止物资不足、供应不足,新地市场立即订购了13万只口罩、医疗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测温枪等防疫物资,洒水车每6小时在市场主要道路上喷洒消毒液,对不戴口罩的入场者,
而且,新地市场从2月13日开始,对所有的蔬菜免除出场费。 “这次蔬菜上市免费化是降低蔬菜经营商户的价格,增加滞销地区的农业销售产品空之间。 ”。 张玉玺说。
近两个月,受疫情影响,北京市许多社区实行关闭政策,居民出行不便,买菜困难,新地市场积极与许多社区建立联系,20个社区惠民服务增加了直通车。 “在疫情预防控制期间,对于北京市有确诊病例的小区,我们也没有停下来,深入这些小区,提供纸箱蔬菜配送服务,被市民称赞为“移动的蔬菜箱”。 ”张玉玺说。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监测也是新地市场最近的重要事业之一。 北京新发地电商产业园一楼冷冻销售产品区19号商店负责人张梅表示,1月26日市场内白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上涨,供应暂时紧张,新发地市场管理者迅速组织商户,“保障供应商动员大会。”
肉类供应不要下降
新地市场主要销售的产品是蔬菜、水果,肉类产品不是“特征项目”。 但是,在疫情期间,新地市场对肉类产品的保障也考虑了很多方法。
北京新地农产品市场经常批发肉的商户蔡忠旺今年不觉得猪肉的价格“太离谱了”。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中小肉商一般觉得肉的价格会“上涨平稳”。 最近两三个月,肉的价格没有上涨。 他们认为,另一方面与新地市场的供给保障、疫情发生期间中小商户的困难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与替代肉类的供给和价格平稳相关。
“为了保障肉类市场的供给,新地市场将适当优化调整鸡蛋的市场份额,增加进口牛、羊肉类以保障市场供给。 ”新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理张月琳说。
日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牛肉首次进入北京市场。 张玉玺说,这次新地市场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牛肉共计60吨,其中20吨集装箱已经进入新地市场,保障了北京市场的供应。 进一步,新地市场与哈萨克斯坦开展长时间大规模贸易,预计年鲜肉进口规模将达到5000吨,开展养殖、育肥、屠宰等上游行业的投资合作。
金融服务会及时跟进。
为了使商户在疫情发生期间“无接触”支付和降低流通价格,新地市场加强了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合作开发了etc系统这样的高速通行电子支付平台。 日前,中信银行为新地市场提供了电子结算系统,进入市场的车辆可以通过号码识别完成迅速支付。
中信银行北京花园路支行行长李守平介绍说,新地市场的新型电子支付平台提高了市场内的通行速度,为市场管理者节约了人工价格,降低了领取假币的风险。 现在系统已经上线,第一批已经在新发地市场的7条收款通道中采用。 将来,入场费征收中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后续系统还将纳入征收店铺租金等其他功能。
据新发地电商交易平台部分商户介绍,2019年底新发地市场增加了8个电子结算平台的收款通道,增加的收款通道约占新发地市场总收款通道的四分之一。 (周琳)
标题:“保供首都“餐桌”,它如何做到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