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1字,读完约7分钟

(受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作为新时期新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项)

长三角的新答案——第十三个五年长三角一体化新故事

6月28日,商合桩高铁实现全线贯通。 这是从合肥南到杭州东的g9394列车预定发车( 6月28日拍摄)。 长沙新闻网记者黄博涵摄

长沙新闻网北京8月25日电题:长三角新答案——“十三五”收官年长三角一体化新故事

长沙新闻网记者陈先发,李亚彪,张紫菖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快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统一目标引导、问题引导,紧密结合一体化和优质两个关键词工作

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的结束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消灭决战贫困,瘟疫,汛情……一个“加问题”接连不断,长三角省一市提出了什么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新答案?

位于安徽省歙县的新安江山水画廊( 2019年11月16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长沙新闻网记者张端摄

稳定“基本盘”培养“新动能”

这是在四个地方迎接困难,经过困难获得的半年的成绩单。

江苏、浙江、安徽自第二季度以来,gdp增长率全部“转正”,上海gdp同比减少。

长三角国家现代化建设在大局中的战术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稳定“基本盘”,培养“新动能”,是应承担的特殊责任和使命。

要形成大循环,要素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顺利流动。

“乘坐商合杭高铁的话,1小时之内可以直达杭州,以前坐车后坐火车。 ”。 安徽欢汀智能科技有限企业常务副总裁王安丽说。 这家位于安徽宣城的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臂的研发生产。

机械臂对后期整合的要求很高,公司需要经常和顾客面对面进行信息表达。 王安丽说,企业的很多顾客都在杭州,商合杭高铁的开通降低了公司的要素价格,他们今年把整个上海企业搬到了宣城。

在试运行检查中,确认列车停在商合杭高速铁路安吉站( 5月2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 长沙新闻网记者张端摄

从开通“断头路”到编制全国最密集的高铁网,长三角高铁线路已经有24条,运营总里程突破了5000公里。

正因为交通、新闻、科学技术、金融、能源、人才等要素“相对迅速发展”,才有“一体化”和“优质”。

进入苏州盛泽镇江苏新视野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指挥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了万吨级熔体直纺中试验基地的运行情况。 这个盛虹集团和东华大学共同建立的领域“最强大脑”是由工信部批准的民营公司主导成立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先进的功能纤维是制造业创新迅速发展的重点行业,从人们的智能生活到航空空宇宙高精锐设备都是不可或缺的。 成员单位来自长三角,在这里聚集长三角智慧,也惠及长三角公司。 ”。 盛虹集团总工程师梅锋说。

在“一体化”局面中,“新的动能”下降了。

苏浙沪许多机构、公司共同建设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落户苏州,集中签约青浦工业园要点产业项目开工,布局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目标药物等未来产业…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三省一市共同出力。

6月28日,商合桩高铁实现全线贯通。 这是旅客在合肥南到杭州东的g9394列车前拍摄的( 6月28日拍摄)。 长沙新闻网记者黄博涵摄

灯光“变亮”山水“变漂亮”

从太空俯视地球,遥感卫星可以捕捉到地表夜间的灯光等来自人类活动的辐射源。

卫星数据显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夜间照明亮度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密集,安徽省合肥、滁州、鞍山等地区光面积逐渐增大,边缘向外扩展,与长三角融化。

在遥感卫星下,长三角越来越亮,越来越“美丽”。

“以前这里违法建筑、污染公司很多,现在成了外国游客打卡的观光地。 ”鞍山市民褚文伟对整治后的薛家洼生态园感到吃惊。

变化发生在安静的瞬间。

长江干流安徽段岸线长1100多公里。 在“禁止新建、削减库存、关闭污染源、进入园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等措施下,按照沿江许多环境保护问题强调区域,化身为鸟语花香的“城市生态客厅”。

长三角山水相连,河湖纵横,保护绿色,保护绿色已经成为四个共识。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安徽省鞍山市薛家洼(无人机照片)。 长沙新闻网记者刘军喜摄

无法达成,上游补偿下游。 达成,下游补偿上游——被称为“水质赌博”的国内第一个省际生态补偿机构的探索,今年在新安江流域展开了第三次试验。

“你喝的水,我来保护”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千岛湖的水质稳定优秀。

这个生态补偿“模板”已经走向长三角。 根据安徽省发改委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皖苏两省已经在长江流域楚河陈浅剖面实施了省横断补偿机制。

跨越流域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正在加快。

在生态绿色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示范区内,太浦河串联苏浙沪边界的青浦、吴江、嘉善。 三地不以省界为单位,以河段为单位重新划定包干区,建立211名联合河长,建立联合巡河、交叉巡河,构建区域治水一体化结构。

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经济迅速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也要带头。

苏浙江省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交叉检查等10个机制,共同提高蓝藻防控水平,解决太湖管理问题。

在绿色底色中,“美丽的长三角”渐近。

这是黄山市休宁县的六股尖瀑布( 5月1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安江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长沙新闻网记者张端摄

民生“一张图”治“一局棋”

民生的“一张图”,在长三角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

——就业的道路越来越宽。

“通过松江区《九城纳贤》的平台,同学们都找到了工作。 ”。 上海工程大学应届毕业生粟邵琪说他刚和杭州的高科技公司签约。 这个云招聘平台聚集了9个城市3800多家公司,为高中毕业生推出了8000多个岗位。

“长三角合作,解决了招工困难和就业困难。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创集团组长潘宏凯说。

——医生的选择很多。

“房子前面可以打上海的专家号码了。 ”浙江省绍兴市机关干部孙先生说。 当地已经有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拿着医疗保险卡在上海217家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直接用卡结算。

安徽省经常不仅在上海、南京的医院设立分院,还由专家开展手术、诊察等活动。

——入学环境越来越好。

安徽省滁州市第四小学,书声朗朗,校园很漂亮。 “天雁少年”成为该校独特的学校文化企业品牌,天雁少年宫合唱团、舞蹈等社团活动很热闹。 “我们在与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合作工作中,借鉴了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 ”。 滁州市第四小学副校长夏菲说。

在疫情对策中,长三角健康代码相互认识共同机制、产业链再生产共同互助机制、公司再生产再生产市就业工人协调合作机制……三省一市再生产一体化正在迅速推进。

楚州某轨道装备企业工作的李翔家住在南京,楚宁在两地开通了恢复生产“绿色通道”,他每天坐企业巴士,跨省上班。

风来自大海,潮水涌上长三角。 面向未来,以先驱的姿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快速发展模式、新的快速发展结构是长三角的使命和责任。 (参加记者:周琳、方问禹、潘旷、汪奥娜、董雪)

标题:““十三五”收官之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新故事”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