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39字,读完约9分钟
新时代的老年人对美好的老年人生活寄予厚望,对养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比较单一的“生活必须型”向多彩的“参加型、急速发展型、快乐型”转变。
文/孔伟陈融雪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镇养老服务中心由职工指导老人进行肢体运动
老龄化是社会迅速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无声革命”。 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老年人人口总体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有效应对老龄化关系到国家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福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重要指示,强调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
通过持续的努力,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整个古老安全的网络紧密建立,从以前开始养老服务模式就升级为现代化迭代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新时期的老年人是优质多彩的晚年生活
从以前开始养老就面临着冲击
西周《礼记王制》曾经记载“全部养老,虞氏为燕礼,夏后氏为饕礼,殷人为食礼,周人为脩兼用”。 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关于赡养老人的记载。
尊敬老人,赡养老人,一直是国民的主流价值观。 即使在战乱持续的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也没有忘记鼓励孝道,很多规定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除一子的活化,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除二胎的活化,9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除家族的活化”。
到了汉代,“孝治天下”成为施政理念,特别是“举孝廉”选拔官员的方法,在制度上大力宣传孝养。
从北魏到清朝的“残留养父母”制度,曲法伸情,身陷死罪,父母、祖父母陷入绝嗣和无人抚养者,让他们暂时送上门养老后执行死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家庭养老重视和家庭养老保障的缩影。
但是,时间容易转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从青年型向成人型、老年型的历史性转变,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到2019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2.54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8.1%,亚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 更严重的是,由于少子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以及不断下降的养育比,以前传来的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弱,世代间养老压力增加,以前传来的“育儿抗老化”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4月14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花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医务人员为社区老人义诊(才扬/摄)。
三张安全的网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的养老问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计划纲要都提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制度建设、迅速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确定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增加投入,切实行动,积极推进老龄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应对老龄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过多次不懈的努力,我国养老保障的三块安全网整体——经济保障、健康保障、服务保障——正在逐步紧密构建。
第一张网:经济保障网。
2009年,中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考试,农村老年人由此开始了每月领取“工资”的养老新生活。
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考试启动。 三年来,我国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复盖。
年,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利的平等。
年,人社部和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明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年4月,我国公司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涨了5%。 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16年提高公司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统一调整公司和机关事业所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第二张网:健康保障网。
现在人民群众日益健康诉求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迅速发展之间仍然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中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达到50%和90%以上。 三级中医院康复科设置比例分别为75%和90%; 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等便利服务的绿色渠道比例分别达到100%”。
引人注目的是长时间护理保险制度。 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起步较晚,但从年开始以来,已经在几十个城市进行了考试,现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从考试情况来看,长时间的护理保险制度可以比较有效地处理重度失能人员的生活护理和康复护理问题,不仅减轻了失能家庭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第三张网:服务保障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制度的建设从救助型到普惠型,以困难的老年人为主,面向全体老年人,以家庭成员提供服务为主,“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机构补充、医疗相结合”的社会化养成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年国印发了《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几点意见》,2019年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8个部门共同努力“推进社会行业公共服务辅助板强弱项目的质量提高,
面对中国巨大开放的银发市场,日本最大的护理公司日医学馆、法国养老巨头欧葆庭集团等具有先进养老经验和专业技术的海外养老集团络绎不绝。
智慧和老年力量
随着高龄社会的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的诉求将持续增加。
2025年中国老年人人口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预计占34.8%。 那时,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高位运行,社会赡养比稳定在90%以上。
面对上述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和服务供给不足的课题,中国必须利用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智慧养老。
年,国务院印发了积极推进“网络+”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和社会力量,构建养老新闻服务的网络平台,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年《政府实务报告》指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 这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识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力和重要的快速发展契机。
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大燕园等养老社区在服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网络特点,为老年人提供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服务,云教室、云健身、云平面
与以前传入的养老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养老服务具有服务容量大、能力强、方法新、质量高等特点。 这不仅使老年人继续体验优质服务,而且确保了所在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的零感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同。
由此可见,利用科技力量,构建知识养老服务模式,是未来养老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不仅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性诉求,还能为老年人提供准确的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研究发现,对促进以前传入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提高新基础设施和深度老年人社会的适应度,比较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有重要的战术意义。
长春春城街活动中心的老人冯化庚在这个中心台球培训班上做了示范
“三型养老”要来了
根据《国家在老龄化中积极应对长时间计划》,到2022年,基本建设功能完整、规模适中、涵盖城乡、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 2035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今后5-10年,新中国第二次“婴儿潮”高的网民将逐渐进入老年。 这部分老年群体学历高,收入高,对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教育旅行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新时期的老年人对美好的老年人生活寄予厚望,对养老质量的要求也很高。 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比较单一的“生活必须型”向多彩的“参加型、急速发展型、快乐型”转变。
可以印证这种变化的现象是,曾经摆在风口浪尖的广场舞成功地“转正”,被确认为全运会竞技项目。 老年大学也求不到,很多老年学生不想毕业,甘心做“留级生”。
例如,北京乐趣50老年有趣的学校,在北京市民政局的家庭养老考试中,该校90%以上的收费学习者是老年人,学习者的年均课程达到1000元以上,再购买学习者的年均课程达到2000元以上,再购买率达到50%以上
而且逗留养老将是明天养老的第一选择。
事实上,旅行已经成为银发经济社会交际娱乐中花费的第一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中国老年游客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比重超过20%,成为仅次于中年旅游市场的第二大旅游市场。
年,我国老年人旅行费超过4000亿元。 随着老年人群费用的升级和补偿性费用的诉求的增加,到2021年,中国老年人旅行费用预计将超过7000亿元,增长率将达到23%。
旅游市场相关人士分析说,10年内老年人将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他们中每年约有500万人出国旅行,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一倍以上。
追求健康长寿、生活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标题:“明天,怎么养老”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