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长沙新闻网北京12月28日电题:没有“困扰”老年人的生活,今年我们可以“正式行动”。
长沙新闻网记者田晓航
12小时水不足0.01立方米,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居民委员会干部第一时间访问会面。 最近,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大街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受到了无数网民的称赞。
年的温情故事,除了全民团结战“瘟疫”外,还有2亿5千万老年人的关怀。
不能网购,不能扫码上车,不能在网上预约挂号,不能采用健康码……老年人日常面临的困难因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而再次扩大。 为了更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享受幸福的晚年,这一年从上到下出现了很多“新把戏”“实际把戏”。
年1月,五部门发表了《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元。 老年服装服装、日用辅助产品、养老护理产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满足老年人美好的生活需求,为老年人的费用呼吁“痛点”。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失能率高,老所医生是老年人最重要的诉求之一。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合作服务指南,开展老年人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验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高行动……下半年,国家卫生委员会和有关部门陆续“招聘”指导和规定
年7月,9个部门共同发文加快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重视申诉推进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的护理条件。 编制老年人居家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确定防滑解决等基础类项目和护理床等选择类项目……措施具体细致,老年人享受居家便利和舒适有望提高质量。
“适合老化的改造”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时,“适合老化”的理念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1月,“国家队”出手,重磅政策振奋人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处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流动、医生看病、费用、娱乐、工作等7种高频几个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要求,
从“只是”到“智能”,社会力量、家人和老年人自己一起努力。
老年大学和社区举办高端智能手机培训班,车站和医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出租车平台发挥“一键叫车”的功能……“接触网络慢慢半拍”的老人,人们帮助
临近年末,老年人友好型社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国家卫生委员会、全国老年人事务局发出通知,到2025年,全国建立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普遍达到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标准。
在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地方附近设置公共厕所,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无障碍公共厕所,迅速发展配置紧急呼叫设备的社区嵌入式医疗机构, 让支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时间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参加社区管理和服务……迈出了迈向老年人友好社会的第一步,老年人友好型社区勾勒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图。
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增加,各地探索的步伐加快。 北京市开始老年疾病诊疗多学科门诊研究,将“老年人健康关怀平台”上线,发表智力支持行动倡导者。 上海市富裕社区的嵌入养老模式构建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每个人都老了,善待老年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这一年,尊老助老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微博网友“咖啡-椽”说:“别跑得太快,等个踉跄的老人。” 微博网友“子兰玲玲”说:“国家插手,我们年轻人也负责,更耐心地帮助父母,一起享受数字美好的生活! ”。
对老年人群体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各自“挽着老人的胳膊”走的话,我们已经“预约”了最好的明天。
标题:“让老年人生活不再“窘”,这一年我们“动真格””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