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7字,读完约9分钟

曹操的高陵全景

周立刚画的挖掘平面图,m1在m2北侧

备受瞩目的曹操墓新进展。 最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表了曹操高陵(俗称曹操墓) -年度考古发现,发表了包括高陵内外夯基槽、神道、东部建筑、南部建筑在内的五个陵园的主要结构。 根据这项发现,这次钻井又得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新结论。

“这些证据都表明曹丕没有遵守曹操“不封树”的遗言,把父亲薄葬了。 ”主持这次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说。 根据考古队先前公布的消息,在曹操墓室发现了3具遗骸,专家鉴定出其中的男性可以明确是曹操。 另外两名女性50岁左右,20岁左右的身份不明。 根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曹操夫人薄板合葬在曹操的坟墓里,薄板去世时只有70岁左右。 这一直是个莫名其妙的谜。 现在有望解开谜团。

有地上建筑物的遗迹吗?

大量的柱洞表明有地面建筑物

根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这次发表的高陵最新考古发现,m2大墓的东侧分别有9个南北走向的方形柱基础,从西向东延伸。 从布局和尺寸来看,这些柱基础不是东部建筑的柱网,而是把建筑分为南北,两个柱基础向东延伸形成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在墓前的地面上,与墓的位置相对应,“根据上述特征评价这里应该是高陵神道”。

周立刚表示,这次发掘的遗迹确认了高陵园和相关建筑遗迹的存在,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也不是高陵在文献中记载的完全“不封树”,而是证明了“一定有地面建筑”。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已经晚年的曹操,下令古埋葬者住在贫瘠之地。 其规西门豹祠西原是寿陵,以高度为基础,不封木……但在现在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数千平方米的地面建筑遗迹,周立刚证明曹丕没有遵从曹操的薄葬遗言。

针对上述估计,红星信息采访了曹操高陵曹操墓挖掘领袖潘伟斌研究员,说“不封树”的真正意思是不封土,即没有坟丘,不建石碑,与地面建筑无关。 潘伟斌研究员认为曹操高陵的地面上有建筑是文献确定记载的,挖掘曹操墓时,m2墓的东边和南边发现了大量柱洞,表明了这些地面建筑的存在。 地面建筑需要礼制,与薄葬无关。

“出现这种状况可能与曹丕的忠孝有关”周立刚为了这种心理介绍说,曹操丕在曹操死后,父亲的墓葬不要太冷。 对此,潘伟斌对曹丕的“终制”推测,曹丕亲自破坏曹操高陵的地面建筑,第一是防止子孙曹操墓的盗掘,而不是“为了避免父亲的墓葬受寒”。

这次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高陵的规模。 “这个规模明显小于洛阳的东汉帝陵园遗迹,证明陵园当时没有按照帝王的规格建设”周立刚介绍过,但在现在发现、认定的东汉诸侯王墓葬中,没有发现陵园的遗迹。 与此相比,高陵有墓园建筑的情况比较特殊,可能与曹操东汉末期的特殊地位有关。 根据墓葬的规模和出土文物,潘伟斌经专家们一致认定,指出曹操的高陵是在帝王级别埋葬的。

地上的建筑群为什么被破坏了?

回归性破坏系曹丕要求解体

“这次,在高陵发现了巨大的地面建筑群,但在现场几乎看不到建筑物的残存”周立刚说。

结果,这次发掘的文物很少。 除了在南部发现了大绳纹板瓦碎片外,有些柱孔中还发现了少量小绳纹板瓦和筒瓦碎片。 另外,考古学家在外轮南基沟附近发现了很多楼板、下铺砖碎片和部分卷云纹瓦当。 “这表明拆除不是复位的,而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周立刚介绍说,在回归性破坏的情况下,现场会留下大量的建筑残片,但“高陵没有”。 柱的基础上夯孔的形状也可以从侧面推断:“柱孔为椭圆形,表明当时取柱时有发掘和撬动等行为。”

这也印证了史书中关于“高陵毁陵”的相关记述。 据《晋书礼志中》报道,黄初三年,曹丕发布诏书,称“高陵上殿屋全部破坏”,目的是“出于先帝节俭德之志”。 “这些反映了陵园不是自然废弃和恢复性破坏,而是在正式的主持下,计划拆除地对地建筑。 ”。

“由于父亲对曹操的尊敬,‘陵破坏’后曹丕不能在陵园留下巨大的残垣断壁,应该进行打扫活动。 ”。 周立刚认为这些拆除的建筑材料可能存放在高陵的其他地方,或者被用于其他建筑,他说“有待考古学上的发现”。

大墓有什么关系?

挖出同样的青砖来表示世代

据周立刚介绍,这次挖掘于去年11月开始,随着当地高陵保护展示工程的建设,“挖掘事业于去年5月结束”。

在2009年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在高陵墓中发现了两座坟墓:大曹操主墓( m2 )和离其北侧数十米的小墓( m1 )。 周立刚介绍说,通过发掘,确认了m2即高陵陵墓位于陵园中心位置的推测,同时排除了离北侧不远的m1和m2的同时性。

“m2墓道中心几乎位于陵园的南北中部,证明了陵园是以m2为中心建设的。 ”。 周立刚说:“m1墓葬内,后室从上到下全部被夯土掩埋,没有真正的墓地,也没有发现埋葬用具和坟墓主人的遗骸,加上两处墓室的早晚关系,是否表示m1在建设陵园之前被有意回填、废弃?

但是,从潘伟斌来看,m1很有可能是衣冠冢,和m2并列。 他想起了在第一次挖掘中,他们在m1墓地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个7,8米深的长方形人孔,在人孔底部也发掘出了和m2墓地一模一样的青砖。 “众所周知曹操墓砖是定制来修理曹操墓的。 没有理由的这些砖不能跑m1。 这也证明了m1和m2是并代的建筑。 ”。

关于“弃墓”的说法,潘伟斌也不承认。 “其中有7个光盗洞,如果是被遗弃的坟墓,里面肯定没有很多陪葬品。 ”。 潘伟斌推测m1应该是曹操长子曹昂的衣冠冢,他说:“曹昂在和张绣的战争中去世了,最后没能找到尸体。 ”。 根据史料,曹操临终时说自己人生中唯一对不起的是长子曹昂。 “曹操去冥界见曹昂,曹昂若问:‘有妈妈,我为什么要回答?’。 曹丕这么孝顺,再加上他不能原谅对自己的政治地位一点威胁都没有的哥哥。 ”。

潘伟斌说:“m1墓的主人身份现在还不清楚,但这并不是侧面扔了墓,可能是衣冠冢。 特别重要的是,m1墓的前堂底部出土了铁刀,和曹操墓出土的铁刀完全一样”。

坟墓里的三具遗骸是谁?

除曹操以外,还是曹昂和曹丕的母亲

自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急救挖掘以来,高陵陆续取得了很多考古成果,当地政府也进行了保护工程,建设曹操高陵博物馆。

“在这种情况下,高陵今后的考古发掘不得不建设和进行博物馆。 这么多谜团解开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高陵博物馆的看点,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 ”。 此前,周立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他透露,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在高陵园发现了三具男性和女性的遗体。 其中,男性的遗体比较完整,被判定为60岁左右。 另外两名遗骸分别是老年女性和年轻女性,但由于年轻女性的遗骸不完全,是否是女性还没有被认定。 至今为止被热传导的dna鉴定,目前还没有结果。

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曹操夫人卞氏合葬在曹操的坟墓里,卞氏去世时大约70岁。 潘伟斌根据红星的情报,在最初的发掘中,发现m2的主坟有二次埋葬的痕迹,“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死后10年,曹丕的母卍氏死亡。 这应该是曹丕卞葬先生留下的遗迹吧”。

潘伟斌在接受红星情报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曹操墓出土的3人人骨骨骼不完整,根据出土头骨的评价,推测3人遗骸的身份很可能是曹操、曹昂的母亲和曹丕的母亲,“年龄大的是曹丕的母亲,年龄小的。 因为曹昂的母亲刘氏早死了”。

3月9日,红星情报记者在安阳高陵看到,高陵已经被蓝色围栏挡住了。 围栏里的大型工程车辆很忙。 据现场工作人员说,正在建设的博物馆“2、3年后可以竣工”。 周立刚表示,建成后的曹操高陵博物馆向南北扩展了近120米,“是大型单体建筑”。 关于高陵的下一次挖掘,周立刚说为了协助博物馆的建设,2、3年内应该没有大的挖掘动作。


考古证实:安阳曹操高陵曾遭有计划“毁陵” 周立刚说, 值得观察的是,目前已发现并认定的东汉诸侯王墓葬都未发现陵园,相比之下,高陵陵园建筑比较特殊,这可能与曹操的特殊地位有关。 -02-28 15:41:48
洛阳发现曹魏皇家大墓 佐证安阳曹操墓真实性 2015年7月,洛阳一村民迁坟时意外发现一座大墓。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年多的考古挖掘,这座大墓日前被专家论证为曹魏皇家墓葬。它与此前发现的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洛阳曹休墓一起,使不为人知的曹魏皇家陵寝制度大白天下,并且揭开了曹操墓的诸多谜团。 -11-17 17:56:32
河北临漳发现一清代地舆图上标注有“曹操墓”位置 河北省临漳县地方志办公室近日在整理旧志时意外发现,一张清朝乾隆三十五年临漳县地舆图上标注有魏武帝陵曹操墓的位置,在这个县习文乡习文村。 -03-24 18:20:01

标题:“曹操墓新发现起争议 旁边小墓是弃墓还是长子衣冠冢”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