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5字,读完约3分钟
打开一栏:
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是由一代民族英雄和孩子的热血光谱带来的。 近代以来英雄故事特别慷慨,民族叙事多么壮烈!
他们诉诸困难,奋斗,献身,献身于国家……奏出人生壮歌最大的信念和精神意志,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些歌曲和眼泪的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的新时期新征程中,唱英雄赞歌,继承英烈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4月5日开始,长沙新闻网开设专栏《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通过回顾英雄故事来缅怀英雄品质,感受民族历史,兴奋民族精神,营造纪念、敬仰、学习民族英雄的社会气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长沙新闻网记者周闻命令
4月3日是邹容逝世113周年的纪念日。 最近,重庆市渝中区在位于渝中区南区路的邹容烈士纪念碑前开展了多个祭祀活动。 邹容烈士的亲属代表、市民代表、武警士兵、少先队员等一百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仰望烈士纪念碑。
邹容( 1885-1905 ),本名桂文,日本留学时改名为邹容。 四川省巴县(现在重庆渝中)的人。 邹容从小受中华民族传来的思想的影响,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甲午战争后,读了《时报》等维新新闻,成为新思想的热心传播者。
1902年,邹容留学日本,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于民主革命斗争。 日本期间,邹容写了7章2万多字的《革命军》一书,以《革命军中的马前死》的签名,系统地阐述了民主革命的对象、性质、任务、将来等。
《革命军》主张深入暴露清政府的封建独裁,推进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系统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著作。 一问世,就有不少人被称为“今天国民第一的教科书”。
从1903年开始,《革命军》在上海、新加坡、日本、香港、美国等地翻印了29版,发行了100万册以上,占清末革命出版物销量第一位。 政府慌忙与帝国主义勾结,制作了震撼内外的“苏通报”。
同年6月29日和30日,巡视闯入“苏报”馆和爱国学社,逮捕了章炳麟等人。 7月1日,18岁的邹容一个人走进租界监狱,自称慷慨入狱。
1904年5月21日,邹容被“监禁2年,惩罚苦役,仅限释放,被驱逐出境”。 由于狱中的非人生活,1905年4月3日,邹容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病逝。 二十岁的时候。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的荣誉称号,称赞道:“蜀有才能,奇俊凋零。” 1944年,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夫妇池洪家庭到苍坪街的原邹家祠公路改名为“邹容路”,至今从重庆市的解放碑到临江门一带都保存着这个地名。
邹容烈士曾孙邹小菲、玄孙曾令堂在活动现场,作为烈士的子孙,感到非常骄傲和骄傲,一如既往地继承烈士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真理的邹容精神在新时代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标题:““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