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10字,读完约10分钟
今年1月落马,3月被党纪政务处分的冯新柱,最近由陕西省委明确为“反面教材”,广大党员“必须自觉与冯新柱明确界限,全面彻底清除其不利影响”。
作为陕西省的前副省长,冯新柱是中央年调查的第一位省部级官员。
根据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通报的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的审查调查情况,包括冯新柱在内的被处分的省部级以上干部有22人。
另外,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采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解决了26.1万人,其中第一种形态占“四种形态”解决了总人数的63.2%。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指经常展开批评、自我批评、咨询,使“红颜、出汗”成为常态。 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反纪律解决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者为少数。 涉嫌严重违反纪律被违法立案审查的人极少。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首次通报审查情况,数据显示“四种形态”的运用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防微杜功能,腐败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得到了更新
处分省级以上干部二十二名
4月16日,陕西省委召开会议,向副省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给予冯新柱党纪政务处分的通知。
陕西省委要求以冯新柱事件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警告教育。
冯新柱今年第二个工作日落马了。 1月3日上午9点,当时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媒体宣布:“陕西省副总督冯新柱涉嫌严重违反纪律,现在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根据公开资料,冯新柱出生于1960年7月,是陕西县人。
冯新柱的工作经历从未离开陕西省,早年在陕西省农电管理局工作,2001年6月晋升为铜川市副市长,后来晋升为铜川市市长、市委书记。
年4月,冯新柱进入省级官员序列,担任陕西省副省长。
落马前一天的今年1月2日,冯新柱还出现在陕西情报联播的画面上。 当天,陕西省委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传达了学习中央农村实务会议等精神。 当时冯新柱负责农村、农业、扶贫等方面的工作,是陕西省减贫运动领导小组的副领导。
3月最后一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网站通报了对冯新柱的党纪政务处分。
值得观察的是,在通报的开头他指出:“对党中央消除贫困的重大决定不能实行部署,消极应对,并且试图分担扶贫的职权获得私利。”
这也是第一次在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中管干部的通报中提到实行消除贫困的措施。
据通报,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时间接受民营企业广告主安排的宴会和旅行,违反接受公款宴会的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在组织谈话中不如实证明问题的,由民营企业广告主
冯新柱被开除党籍,被开除公职,犯罪问题、线索及有关五金被移送有关国家机关涉嫌依法解决。
冯新柱只是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的案件之一。
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通报说,年第一季度处分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2人、厅局级干部680人、县处级干部4500人。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向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审查调查情况。
信访量上升,立项数下降
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接到75万件信访通报,立案11.9万件,通报党纪处分8万人。
另一方面,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接到访问通报62.3万件,处分问题线索19.4万件,谈话信3.8万件,立案10.2万件,处分8.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7.1万人)。 处分省部级干部14人、厅局级干部400多人、县处级干部3500多人、乡科级干部1.3万人、通常干部1.6万人、农村、公司等其他人员5.2万人。
庄德水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现出“一高一低”现象,“一高”证明信访通报量依然居高不下,目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重复杂。 “一低”是起草数下降,信访通报中证明没有达到起草标准,进一步证明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访的通报情况是腐败问题的《晴雨表》。 信访数量增加,表明腐败现象在部分行业和水平上升级,依然存在不收敛、不收手的现象。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信访通报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民众对腐败态度的变化,也就是民众对腐败的容忍度下降了。 ”。 北京航空空宇宙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治洲为《法制日报》记者解读。
关于去年第一季度处分干部的情况,处分省级干部14人,厅局级干部400多人,县级干部3500多人,乡科级干部1.3万人,通常干部1.6万人,农村、公司等其他人员5.2万人。 《法制日报》记者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媒体发布的年处分干部整体数据推算,年平均各季度处分干部情况为省部级及以上干部14.5人,厅局级干部800多人,县处级干部5000多人。
对此,杜治洲向《法制日报》记者证明,中央对腐败的态度是零容忍,无论是“大虎”还是“小苍蝇”,都必须认真处罚。 因此,公务员无论等级高低、权力大小,都必须廉洁自律、规范。
庄德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中央体现了反腐败的“全覆盖、零容忍”信号,领导干部必须接受比较有效的监督。
“一般认为,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败,中央反腐败的力量会下降,但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如果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地位再高也将受到处罚。 ”。 庄德水说。
第一种形态占有率持续上升
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通报了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对石国祥的党纪政务处分。
石国祥同样出生于1960年,曾任吉林省建设厅副厅长、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员会书记、主任、吉林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年1月,石国祥担任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去年10月被免除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职务,去年12月被免除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职务。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通报,石国祥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 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此外,他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礼物礼金,违反商业公司,在房屋分配和购买过程中侵犯国家利益,向民营企业广告主借钱接受免费住宅装饰,租用公司住房和车位等
吉林省纪委立案审查石国祥严重违反纪律问题后,决定对石国祥开除党籍,给予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学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当天通报的另一个省管干部是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企业的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通报中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备和录用公务车,违反礼金”等。
除此之外,李伟侵占财政资金,涉嫌贪污犯罪。 干部选拔任用、公司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利,收受财产,滥用涉嫌受贿犯罪的职权给国家带来巨大财产损失,涉嫌滥用职权犯罪。
李伟除了被开除党籍、被开除公职外,还涉嫌犯罪问题和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解决。
年第一季度,涉嫌因严重违反纪律违法立案审查调查的党员领导干部毕竟极少。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通报说,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使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解决了26.1万人。 其中,第一种形态为16.5万人,占四种形态解决总人数的63.2%; 第四种形式7800多人,占3%。
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采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解决了17.9万人。 其中,第一种形态为9.2万人,占“四种形态”解决总人数的51.7%; 第四种形式为1万人,占5.6%。
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本条例第七条的要求是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推向前面,运用监督执行纪“四种形态”。
记者根据数据整理,监督执纪第一形态的运用比例自年第一季度以来持续上升趋势,从51.7%上升到年第一季度的63.2%,随之,第四形态的运用比例从年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年第一季度的3%。
庄德水认为,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能否顺利运用、运用效果如何,取决于第一种形态的运用状况。 从数据来看,第一形态的运用比例每季度都在增加,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纪律和规则面前,及早抓住,证明是“红颜、出汗”,充分利用批评教育、谈话等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
杜治洲根据数据显示,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未治疗”功能,早期抓小带来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进一步巩固,为争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业务报告提出:“充分利用第一种形式深化,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使批评教育成为常态,使关口前进,防患于未然。”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的刊文,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监察法的实施,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形成。 今后,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更重,对全体党员和行使公权力的公务员实施监督监察,侦查案件移送司法是一部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救助干部是更重要的部分。
“防止微杜,防止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是‘好同志’还是‘楼下囚犯’。 纪检监察机关为了运用第一种形式必须更加努力。 ”。 句子应该说。 (陈磊)
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9.6万人 包括22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8日通报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情况。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9万件,处分9.6万人,其中包括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2人。 -04-18 16:01:13
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9.6万人 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2人 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75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8.6万件,处分9.6万人(其中党纪处分8万人)。 -04-18 08:00:02
标题:“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显防微杜渐作用”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