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4字,读完约6分钟

“我选择了市场喜欢的高品质坚韧的小麦。 今年收成好,收购价格也很理想。 新麦开秤的价格在1.15元左右,种粮食很划算。 ”。 河北省霸州市东杨庄乡村坊村收割麦子的村民杜竹勤很高兴。

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由于各地实际收获的进展,目前小麦收成面积近9成,夏季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现在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缩和生产价格“地板”上涨的双重制约,面临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生产价格高低、资源不匹配和利用额超标、天气条件不利等问题,夏季粮食生产还有一个丰收

政策支持粮食农业的力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巩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 把粮食藏在地下,把粮食藏在技战术里,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和建设,完全支持政策。 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强监督评价和地方政府责任。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去年年底推出了年小麦临时储备价格,对亿万粮食农业吃了“安心丸”。 小麦市场价格稳定,农民小麦种植收入预计稳定。 中央财政经过冬天提前发放了农业机械购买补助金和深松作业补助金。 ——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于2月发表,确定在补助金范围内由机器全面实施开放补助金。

亿万农民在粮食生产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历尽艰辛。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的村民葛全有欢喜有一点遗憾。 “今年每亩能生产350公斤、每亩1000公斤以上的小麦。 产量虽然不如往年多,但如果丰收我们很高兴”运城市农业委员会技术站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运城市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10万亩,总产量比去年减少了3%左右。 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去年秋天播种时,遭遇秋雨,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幼苗状况基础不佳。 二是今年4月初又遭春寒,全市10%小麦种植区受灾。 入春以来,整个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生长,弥补了一点前期的债务。

从全国来看,夏季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很严峻。 农村种植业司长曾衍德提醒说,局部干旱状况持续快速发展。 截至3月26日,河北省麦田土壤潮湿面积900万亩,促进抗旱春天播种的任务艰巨。 另外,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 据监测,3月上旬尿素市场价格为每吨2073元,同比上涨12.7%。 国产磷酸二铵每吨3000元,同比上涨5.4%。 农药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1%。

绿色生产由节水先行

夏季粮食以绿色生产,成为主产区明亮的底色。 在粮食主产区河北,绿色生产成为一致行动。

河北省正定县新镇党委书记孙立波说,新安镇所在的正定县小麦绿色高质量高效建设示范核心区是绿色兴农的实验田。 今年重点推广节水品种及节水节水节水节药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30%、节水10%、节水15%以上。

节水品种材料取得了突破,是主产区夏粮绿色生产的突出标志。 河北省农业厅长王国发表示,河北省常年播种小麦3400万亩以上,主要依靠地下水灌溉。 与小麦生产用水量大的实际相比,迅速发展节水小麦作为管理地下水超采矿的重要措施,加快节水品种的培育宣传。 地下水超采区的小麦节水品种几乎全面复盖,在保持产量稳定的同时,年轻时抽取地下水10亿立方米左右,实现了双赢。

首先,以节水培育品种为目标,集成技术确保稳定生产。 强调育种方向从高产到节水,组织共同攻势,广泛收集和创制抗旱节水种质资源,开展抗旱性鉴定。 增设节水区域试验,制定节水品种审定标准,审定的49个节水品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节水品种要结合农艺节水技术。 在黑龙江港、冀中南、冀北三个麦区,集成宣传了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适时晚播、细播种、播种后镇压、延期“春一水”、限水灌溉、水肥一体等辅助农艺节水技术,春每亩800斤,二水建立了千斤技术体系。 全省小麦水减少,产量稳定。

其次,特别补助促进宣传,不泼水全普及。 河北省财政列举专项资金,年来投入15.7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小麦节水品种物化补助,宣传规模达22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64%。

分层示范,河北省每年部署200个小麦节水品种示范者,市级抓200个示范乡镇,县级抓1000个示范村,组织农民参观学习。 麦田春天的灌水从以往的3-4次减少到1-2次,减少水成为农民的习性,平均亩节水在50立方米左右。

曾衍德表示,在今年夏天的粮食生产中,全国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到20%,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

高质量生产科学布局

农村部长韩长赋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阐明农业快速发展难题、推进农业跨越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持续稳步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国家临储价格明码标价:国标一等麦每斤1.19元,国标二等麦每斤1.17元,国标三等麦每斤1.15元。 这是价格信号,是政策引导的方向:以农业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夏季粮食生产从增产方向推进到质量提高方向。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绝对占主力的大省。 去年秋播以来,积极推进了高品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取得了初步效果。 年秋天,全省种植高质量专用小麦,面积840万亩,比上年增加40%。

为了实现夏粮的高质量生产,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震介绍,一是实现布局区域化。 年种植的高质量专用小麦种植在豫北强筋适合区、豫中东强筋次适合区和豫南弱筋适合区。 二是基本实现产地经营的规模化。 全省千亩以上单品种规模的连片栽培区达到1769个,栽培面积756万亩,占全省栽培总面积的90%。 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 35个,面积635万亩,占全省的3/4以上。 三是初步实现生产标准化。 四是基本实现产销一体化。

韩长赋表示,到2009年,中国农业基本实现标准生产,绿色生产和循环迅速发展,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采用量实现负增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 记者高云才

标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夏粮生产 绿色高质量亮点多”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