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0字,读完约5分钟
这是铁建重工开发的首款高端智能六排采棉机,打破了海外品牌对该行业设备技术的垄断。通讯员胡青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吴玲图片报道
如今,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已经成为农民种植稻田的一种景观。在这张美丽的图片中,不时可以看到“长沙脸”——来自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公司的农机成为了农民的“强力帮手”。
多年来,长沙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从进口到国内替代、从使用到使用、从人机合作到智能农业机械和无人驾驶的阶段,堪称中国农业机械的一部区域史。
一家长沙公司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相对较晚。直到1980年,中国才开始推进以小麦收获为重点的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小麦成为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三大粮食作物之首。
国家自上而下的方法促进和培育了农业机械的广阔市场,许多城市和公司引进了新技术,创造了新的企业品牌。
放眼全国,河南洛阳、山东潍坊、江苏常州三大农机制造基地已初具规模。
长沙是这张地图上的后起之秀,大型设备公司正在开发新的业务板块,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天业智能是首批代表公司。
在长沙公司中,中联重科最早切入农机领域——1999年,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信宣布进军农机领域。
随后,中联重科凭借高起点、高技术站稳了脚跟。到目前为止,中联重科的农业机械业务已经基本覆盖了中国最重要农作物的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储存等整个生产过程。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联重科的烘干机在国内市场获得第一,小麦机和甘蔗机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在该领域排名第二。
b出现在智能农业机械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作物全机械化趋势日益明显,对高端农业机械的需求激增,尤其是智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这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而我国智能农机起步较晚,海外农机品牌占据我国高端农机市场的80%,无疑是一场硬仗。
随着工业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蓬勃快速发展,中国智能农业机械变道超车成为可能。
最早起步的中联重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同步全球技术,在这个行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0年10月,中联重科的洲际平台产品ZS 1354拖拉机在全球上市,标志着中联重科在欧美两大研究所联合推出的首个高端农机产品正式上市。
此外,中联重科还与ZF、道依茨、博世力士乐、卡拉罗等全球顶级农业机械零部件供应商签署了战术合作协议,并在R&D各方面以及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等零部件制造行业展开合作。
同年,三一重工正式启动高端农机行业,并在新疆大田推出棉花作业液压翻耕犁。该产品可以大大节省拖拉机的燃油消耗,降低价值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铁建重工,深入盾构行业多年,也是针对新兴行业业务发展方向的高端农机产品。
2006年9月,铁建重工第一台高端智能六排采棉机在新疆下线,拉开了海外品牌对该行业设备技术长达数十年的垄断。
记者了解到,采棉机具有新型采棉机、一键卸棉、故障检测预警、倒车影像、消防喷淋系统、近电感应防触电等六大功能。其主要性能已达到国际主流高端采棉机水平。
在智能农机市场,长沙开始崭露头角。
c多环节无人探索
随着全过程大规模种植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无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长沙公司在收割、植保、耕田无人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2006年6月,中联重科的无人谷物收割机在田间作业,这是中国第一台无人谷物收割机,可以实现基于路径规划的导航和操作功能。
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型的割台和滚筒均可控制,运行速度可自动调节。它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就业方式多样灵活、行驶路径笔直、轨道偏差小等优点。这些功能的实现归功于中联重科近年来积极推动传感检测、自动控制、网络等新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毫无疑问,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农作物种植的细化,无人驾驶的未来将会更加广阔。
作为长沙的一家创业公司,Field Intelligence去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2019年4月,湖南天业智能研发的首款无人驾驶拖拉机完成路试并投放市场。与以前传下来的拖拉机不同,这种无人驾驶拖拉机是用电驱动的。
天业智能副总经理天业告诉记者,这种无人驾驶拖拉机具有自动规划作业路径和海量存储功能,可以避免漏耕和重耕现象,作业时间不受气候和地形限制。人们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从而提高效率,真正实现独立精确的农业生产。
“经过两三年的更新迭代,逐渐从电动遥控转向辅助驾驶,全面实现智能驾驶。”该领域对新产品的未来充满信心。
可以预见,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无人化。在这条路上,长沙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奔跑着。
标题:[本地]阡陌之上 打造机械化风景线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