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3字,读完约2分钟

无人机喷洒杀虫剂来预防害虫和疾病

傅伯温正在收割第一茬再生稻

红网时间长沙9月11日(通讯员钟淑英)“没想到今年再生稻产量没有受疫情影响,反而大丰收了!”初秋的时候,在浏阳市官桥集集村的复垦稻田里,傅伯温趁着好几天的天气,开着农用车收割熟稻。

[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据报道,“再生稻”是一种一季收获两次的水稻。水稻收获的第一个季节过后,用稻堆重新发芽长穗,然后收获另一个季节。

“这次还是第一次,10月底可以再来一次!”看着饱满金黄的水稻,傅伯温兴奋地介绍说,他承包转让了集集村300多亩地种植水稻。这批再生稻是今年3月底播种的。从目前的产量测量来看,第一茬作物至少可以收获12.8万公斤,比去年增加了15%。

[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2000年傅博文在集集村成立傅氏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不仅收入稳步增长,一家六口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他开始组织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插秧、收割、晒粮等服务,定期使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喷肥,以增加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养鱼是一种爱好。还不如用米的残谷残谷当诱饵!”。做好绿色生态种植后,傅伯温走上种植养殖之路,成为村里的“池主”、“养蜂人”、“大土鸡”,承包6.5亩山塘,养殖蜜蜂80多箱,土鸡1000多只。

[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在官桥,傅博文用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之路,这不是个案。关桥通过增加奖励和补贴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村民快速发展特色养殖业,以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目前,关桥在丰收高产的同时,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促进增收增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确保老百姓的“米袋子”,为年底农产品稳定生产、供应和流通提前做好准备。

标题:[本地]种养“两不误” 农田里的“致富经”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