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1字,读完约4分钟

针对上海市公安局破获的17000罐假冒名牌奶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4月6日再次发布公告,称国内奶粉品牌北京美(报价002570,购买)也参与了假冒奶粉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表示,之前公布假奶粉的原因是为了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假奶粉事件一经披露,确实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尽管犯罪嫌疑人已被绳之以法,但假奶粉事件不可避免地唤起了人们对三聚氰胺的痛苦记忆。八年过去了,一些参与处罚的官员已经被提升到了更高的级别,但要装满放心奶粉还是遥不可及。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多年来,人们对奶粉质量的恐慌已成为日常趋势,在香港购买奶粉已成为时尚。假奶粉事件使情况变得更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非常清楚这种社会焦虑,所以它带头安抚公众舆论,称之为“符合国家标准”。出人意料的是,这在焦虑的人群中引发了另一层焦虑:我们的国家标准门槛如此之低,以至于假奶粉很容易达到标准吗?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我们的国家标准是以假奶粉的成分为基础的,里面没有牛奶。”这些公众意见反应应该是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始料未及的,所以后来解释说,它们是为了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之前和之后,这两套声明原本是为了稳定恐慌。然而,在消费者两次被绕过后,恐慌并没有消除,反而加剧了。甚至有人怀疑监管当局故意说它不符合标准,以减少人们的恐慌。因为这些“公告”是结论性的,而不是具体的事实。对奶粉的安全性深感担忧的人们需要在事实层面上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达标”或“不要恐慌”这样的笼统句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毫无疑问,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即使有更多的相关部门发布的资料,认真的网民也会查阅、注释和分享。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相关部门表示,这批假冒奶粉是以次充好,犯罪嫌疑人使用低档和廉价的奶粉作为品牌奶粉出售。在这一点上,说假奶粉符合国家标准,恐怕只能达到相关标准的最低要求,也就是监管标准意义上的安全性。消费者不仅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还需要更高的营养。此外,对于假冒和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变质产生的有害物质,也没有权威的说法,消费者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那么这批假奶粉符合国家标准吗?当局在说话时应该尊重事实,机构本身当然可以认可信贷,但在当前形势下,它们的作用仍然有限。最重要的是拿出一份可信的测试报告和一份假冒品牌的详细清单,这样结论才能经得起审查和质疑。上海检方公布的信息显示,17000罐假冒奶粉涉及“多个品牌”,但目前只披露了雅培和北京美,这显然是不完整的,其他品牌奶粉的消费者仍有疑虑。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此外,如有可能,应详细披露这些假奶粉的可能流向、假奶粉的总数和销毁数量,以便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指标来排除假奶粉。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彻底地使信息披露透明化,消费者有了更具体的数据和信息,即使他们遇到劣质的假冒奶粉,经过仔细的鉴别仍然可以准确地消除,那么为什么要恐慌呢?不恐慌的人不需要相关部门担心他们的“情绪”,相关部门可以专注于他们的“健康”。

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好意。没有人愿意为疲软的乳制品行业制造不必要的恐慌,消费者脆弱的心灵再也无法承受三聚氰胺的噩梦。从公众的角度来看,恐慌和健康一样重要。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追查监管漏洞和事后监管责任人,是构筑奶粉安全屏障的两大基石。因此,我们希望在造假者被捕后,我们能够经历从行业到监管的整个过程,我们不能在调查和问责上手软。只有这样,消费者的恐慌才能真正消失。

标题:监管信息不透明比假奶粉更让人恐慌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