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5字,读完约4分钟

汛期已有9场暴雨,比往年同期多近8成

在今天零点记者发布新闻之前,上海防汛台的应急反应持续了30多个小时,本周梅雨结束的可能性很小

人民广场,打扫手推车清除垃圾辅助排水。 记者蒋迪雯摄

小暑节气,上海再次遭遇“暴力梅”。 从昨天早上的高峰开始,整个城市迎来了疾风骤雨,部分道路和下立交出现了积水,少量大楼变身为“水帘洞”“瀑布”的视频也在网上流传。

今天拉开了年高考的序幕,晴朗的天气是否会影响高考?

累积雨量比往年多近八成

昨天( 6日)上午,上海首次发布了大风、暴雨、雷“三黄”警报。 据今天零点记者发布的消息,上海防汛台的应急反应持续了30个小时,这是今年汛期以来上海防汛台的应急反应持续时间最长的。

上海中心气象台决定说明,这次雨水是因为上海被梅雨主雨带全面“支配”,雨强,雨量多。 “梅雨期间,主雨带前后摇晃。 摇晃幅度可能只有几公里,但决定了当天有没有雨,是小雨还是暴雨。 ”。

社区志愿者在雨后清除路面上的垃圾。 海沙尔摄

据市防洪事业者透露,从7月5日11点到昨天16点,全市测定数据的688个测定站中,崇启大桥收钱站、大新町站、新河金桥站等3个测定站的累积雨量超过2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程度,最大为崇

与几年前不同,今年汛期的雨量特别突出。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阵雨和雷雨依然演唱《主角》,本周出梅的可能性非常小。 气象局减灾无处不在的耿福海表示,上海汛期已经有9场暴雨,发布了11场暴雨蓝色警报。 从汛期到7月5日,累计雨量比往年同期多近8成,占往年汛期( 6月到9月)雨量的6成以上。

为什么今年雨特别多? 朱洁华说,6月以来,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西侧和北侧温暖潮湿的气流陆续向北输送,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丰富的水蒸气。 然后,北方寒冷空频繁南下。 “水蒸气和冷空气体交汇,形成时间长、强度强、范围广的细长雨带,徘徊在长江南北。 ”。

70余所公路及下立交水库

昨天上午到中午是集中降水时间段。 据上海市防汛办公室透露,截止到13点,上海出现了70处道路、下立交处瞬间积水。 全力排队,到17点左右积水基本消失了。

昨天10点到11点,普陀区真如、石泉和曹杨等地区降雨量达到90.1毫米,居全市第二位,降雨强度居全市第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李村路梅岭南路一带的积水一度达到50厘米,持续了约30分钟。 中山北路金沙江路附近的非机动车道约有20厘米积水,持续了约90分钟。

“积水的原因是短时间的大雨。 ”普陀区防洪指挥中心主任杨晨说,全区28个雨量监测点中,真如港站每小时降雨量达74.5毫米,超过了一年一次的防洪标准。 河流水位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排水。

人民广场一停车仓库,员工就冒雨设置了积水警告标志。 蒋迪雯摄

立交是由于地势的原因最容易积水。 从年开始,上海建立了立交和道路积水监视系统,最初利用电子水尺,然后引入视频监视,形成了现在的“双保险”监视模式。 登录立体视频监视系统,将画面切换到相应积水点的远程视频模式,实时传输当天的积水数据。 到5月末为止,全市575处下立交中360处设置了积水监视设备,监视视频覆盖了230处,其中170处监视视频连接到下立交视频监视系统。

与去年台风“利奇马”袭来暴露的积水问题相比,上海不到一年就整改了358个小区、14个立交、41个道路积水问题。 但是防洪系统城市的弱点还没有完全涵盖。

昨天,由于雨下得太大,静安大悦城的外立面一角出现了“瀑布”,影响了市民的通行。 根据静安区防洪审计,这栋楼设计的排水点不足,现在正在制定整改方案,增加排水通道。

上海中心昨天也发生了漏水。 记者从大楼运营方面获悉,部分楼层漏水的主要原因是大楼突发设备故障,导致水箱溢水。 (记者俞颖见习记者束涵)

标题:“上海:入汛已有9次暴雨,较常年同期偏多近八成”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