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8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推迟退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前几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关于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中指出“实施阶段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延期”。 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回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折射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变化。

要理解这一重要表现,需要缩小“实施”和“渐进”两个关键词。 “实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延迟退休政策的时间序列进度“渐进”展示了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途径战略。

对“实施”来说,表明延期退休从政策研究制定走向政策执行。 整理政策复印件,现在的退休年龄政策始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总体来看,当时“男性60岁以上,女性干部55岁以上,女性劳动者50岁以上可以退休”的规定符合一定期间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诉求,具有合理性。 但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迅速发展变化,不存在永远不变的东西。 一个国家人口的迅速发展政策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趋势也同步出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 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这意味着现在必须根据时代的迅速发展来调整现在的退休年龄政策。 在此基础上,延期退休提高了议事日程。

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节点是年发表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计划纲要》,其中提出了“研究灵活延迟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政策”。 之后,在去年11月召开的第18届第3中全会上再次提出“研究制定阶段性的退休延迟政策”。 为了认真执行该决议,相关部门通过立即深入调查和听取很多意见等方法,加强研究延迟退休政策。 其中,什么时候真正宣布延期退休政策备受关注。 目前,《建议》提出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实施”,证明目前该政策已从研究探索水平走向实践应用水平。

“渐进”包括延迟退休的政策在操作技术上采取缓慢的阶段性战略。 正如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所说,量是质量变化的必要准备和前提的基础。 只有量达到一定程度,事物的迅速发展才能产生质量的变化。 这个原理在做法论中的应用是推动事物迅速发展的多次渐进的策略。 推迟退休是一个广泛的问题,不仅要在政策制定的执行过程中有明确的态度,而且要重视渐进有序的做法战略。

年7月,人社部信息发言人表示,在介绍延迟退休政策时,将考虑“逐步推进、逐步推进”、“差异化应对、逐步推进”的做法。 在某种程度上,这次“提案”提出的“渐进”延迟退休也包含同样的考虑事项,充分显示了渐进延迟退休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韧性。 要采取渐进的战略,政策制定的实施本身就有渐进的过程,以及需要逐渐调整公共心理接受的程度。 客观地说,现在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出生率的下降,人们对推迟退休的认知变得更加宽容和被接受。 前几天,同性世界生命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完成的报告显示,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23,比2019年6.15略有恢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延迟退休的认知越来越合理,现在采用阶段性的延迟退休政策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现在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的迅速发展依然处于重要的战术机遭遇期,机遇挑战并存,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在这样复杂复杂的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的优质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根据形势不断调整相关政策规定。 《建议》提出阶段性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要点问题的借力运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力资源支持。 (作者:陈朋)

标题:“渐进有序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