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89字,读完约10分钟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处于工业化后期和新型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期,每年来自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的各种固体废物总量接近百亿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固体废物管理,20世纪70年代把“废物”管理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不断通过完全的法规制度标准,推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优化了完整的依法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相关行业改革,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普遍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试验等要点 与世界瞩目的塑料污染管理问题相比,中国政府率先扩大了范围,勇敢探索,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章立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中国从1995年开始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建立了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度等核心制度,为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管理的需要,《固废法》于2004年第一次修改,年、年、年分别修改特定条款,年再次修改,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修订的《固废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强调问题导向,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进一步巩固企业广告主体的责任,大幅提高处罚力,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生活垃圾分类、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许可、危险
而且,以“固废法”为首,补充法规基准的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 国务院制定(修订)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医疗垃圾管理、家畜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废弃电气电子产品回收解决、废弃汽车回收管理等行政法规。 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了一系列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在危险废物方面,建立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申报登记和转移发票等8个制度,涵盖了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 在电子废弃物方面,确定了清单、计划和基金补助金等4个制度,在制定了基于生产者责任扩展制度的电子废弃物管理方法的生活垃圾方面,发表了100多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解决等相关管理规则和标准规范。 在产业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方面,发表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相关管理方法和技术文件。
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效能
一是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 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第一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2019年,住宅城乡建设部与有关部门合作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事业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事业。 年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事业的几点意见》,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进大众习性、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完全配套政策等方面开始,以法治为基础、政治 现在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已经开始生活垃圾分类事业,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的时尚,再生资源的回收比例和质量稳步提高。
二是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垃圾)解决处置行业短板强弱项目的效果显着。 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提高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推动了地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的提高。 年,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医疗垃圾处理能力建设,补充医疗垃圾处理短板。 到2019年末,全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能力接近1.1亿吨/年,比去年( 3238.7万吨/年)增加了2.4倍。 由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后,生态环境部紧紧围绕“两个100%”,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和设施的环境监督管理和服务百分之百全面覆盖,医疗垃圾、医疗污水及时比较有效地收集和解决处理100 目前,国家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废物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垃圾等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综合改革。 “无废城市”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快速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快速发展方法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继续推进固体废物产生源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环境的 2019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等“11+5”城市和地区制定印刷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试点事业推进体制机制,融合和促进试点事业和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制度、技术、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复印
聚焦难点,继续深化塑料污染综合管理工作
塑料污染的管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二十国集团( g20 )领导人峰会等国际多边场合,提出了世界通用的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建议。 塑料污染防治涉及生产、流通、费用、国际贸易、回收处置等多个环节,涉及很多部门,管理难度非常大。 中国是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在共同应对世界塑料污染问题中,始终积极发挥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把提案变成行动,把理念转化为实践,为共同应对世界塑料污染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的是以购物袋限制为线索,减少塑料制品的采用。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的通知》(以下称为《限制令》)。 《限制令》实施后,年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的年采用量同比减少了2/3。 这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强全链管理、多部门合作,推进建立管理塑料污染的长期机制。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白色污染”这一平民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共同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管理的意见》。 各部门迅速行动,纷纷安排部署。 生态环境部配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机构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加强塑料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规定农业用薄膜、包装物、一次性防止塑料制品污染,也有相关违规 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塑料污染管理事业的通知》。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超薄塑料购物袋等废弃物产品纳入年度执法检查的要点,牵引着可降解塑料产品、快递绿色包装、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等重要行业标准。 农业部等部门颁布了《农业胶片管理方法》,细分了农业胶片的生产、销售、采用、回收等环节管理要求。 商务部积极推出了在商品零售、电子商务等行业推进塑料污染管理的精细化措施。 国家邮局印发《邮政快递绿色包装规范》,推进《邮政快递包装管理办法》的颁布。
而且,地方也在加速行动。 到目前为止,29个省公布了省级实施方案。 北京市结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从今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塑料袋专业维修行动。 河南省成立塑料污染管理业务专责班,定期由省政府负责人主持研讨会,统一部署各要点的业务。 青海省加大市场执法力度,落实市场经营主体的责任。 海南省将继续推进全省试点,构建塑料污染管理新闻化管理平台。 福建省、浙江省把塑料污染管理作为深化生态文明试点示范的重要副本。 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执行,特别是生活垃圾的清运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且生活垃圾焚烧约50% ),中国塑料垃圾对河流、海洋等的影响与日俱减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等人的研究表明,全年中国塑料垃圾进口量的评价值为25.71万-35.31万吨。 国际学者不充分理解中国的相关废物管理政策措施,因此在进行塑料垃圾的大量估计时参数选择不当,估计值普遍高,国际社会的认识不正确。
三是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为中国国家迅速发展树立榜样。 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打着国家贸易的幌子,把废塑料戴上再生资源大衣,向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大量流动废塑料,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工人和当地群众的健康。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中国从2009年开始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提出了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进口零的目标。 对于废塑料,中国从2019年开始全面禁止进口废塑料。 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的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迅速觉醒。 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正在效仿我国的固体废物进口政策。 泰国计划从2021年开始完全禁止进口可回收废塑料。 印度于2019年修改了相关条例全面禁止进口废塑料。
四是积极参加和推进国际社会对塑料污染问题的共同应对。 2019年3月,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一次管理不重复塑料产品的污染”两项决议。 作为专门限制废弃物的国际条约,国际社会关注《巴塞尔条约》在防止塑料废弃物污染中的作用。 2019年5月4日至10日,在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届会议上,我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关于加强塑料废物越境转移限制议题的谈判,推动大会审议通过了塑料废物修正案。
通过这次附件的修改,快速发展中国家有权获得对首次进入本国的塑料废物相关情况的知情权,拒绝进口这些塑料废物,国际社会有减少塑料废物产生、塑料废物越境转移的 而且,大会审议了“在巴塞尔公约下进一步行动应对塑料废弃物”,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塑料制品的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塑料废弃物的越境转移控制和环境无害化管理 巴塞尔公约的相关决议将世界塑料废物管制列入实际操作阶段,世界塑料废物污染防止框架基本确立。 (李金惠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标题:“中国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及塑料污染治理成效”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