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资管业务改革的方向不变

最近,关于“资管新规则过渡期或再延长”的信息在市场上成为话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多条途径知道,资管新规则过渡期的再延长是误读,资管业务改革的方向不变。 大部分等待整改的资产应该可以在2021年底之前完成整改,只有极少数机构必须申请案例研究。 此外,申请个案研究的机构必须证明具体原因,锁定库存资产,注明资产的详细情况和处置方法,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个案研究。

推进金融机构早期纠正的早期变革

“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案例研究有助于逐渐缓解库存风险,改善刚性和“一律化”不冲击实体经济。 ’据业界相关人士透露。

今年7月中央银行宣布将资管新规则过渡期延长到2021年底,充分考虑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案例的解决情况是个别的现象,资本管理的新过渡期并没有进一步延长。

目前,从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资源管理工作的整改过程来看,资源管理的新规则过渡期不能过长。 此前中央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过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确保物料管理业务顺利转换,实现新产品向新产品的顺利过渡。 将过渡期延长一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受流行影响,推进金融机构的早期整改、早期转换。 根据了解的情况,7月出台了资管新规则过渡期调整政策后,金融机构库存业务的整改进展顺利,资管产品持有的非标准资产显着下降,纯型资管产品的比例稳步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此前表示,人民银行将根据有关部门和再资源管理新规则的基本要求,密切跟踪和监视资源管理业务规范的整改情况,稳步推进资源管理领域的整改和变革。

不参与监督标准的变更和调整

有必要强调延长过渡期并不意味着物料管理业务改革的方向发生变化。 迄今为止,央行有关负责人对过渡期延长的政策安排综合考虑了疫情冲击、宏观环境、市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等因素,根据事实寻求大体决定,根据新规则管理金融混乱,健康快速发展的初衷和下

这种安排有助于巩固前期风险解决的成果,推进资本管理业务的持续变革升级。 另一方面,有助于缓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稳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供给,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孟辉在“中国银行领域资产管理快速发展论坛”上表示,银行资产管理整改事业巩固了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按照“一行(司)一策”大致锁定了2019年末的不合格产品和库存资产,实行了统一的政策

对资源管理业务规范的整改,监督管理部门依然持奖惩明确的态度。 过渡期延长政策已经确定,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或者整改延长到2021年底,但对进度比计划快、能提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宏观慎重判断、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和创新业务的发展 对未按计划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除了在监督管理评价、宏观审慎判断、创新业务开展等方面采取处罚措施外,还根据情况采取监督管理谈话、监督管理通报、监督管理信的发行、业务开展的暂停、存款保 (记者彭扬)

标题:“资管新规过渡期再延长系误读”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