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8字,读完约4分钟

长沙新闻网杭州4月2日电题:这里的葬礼改革为什么能顺利推开? ——浙江永康纳骨堂节地生态葬法改革调查

长沙新闻网记者谢云挺

清明临近,浙江永康市农村已经有很多群众去新建的骨灰堂祭奠去世的亲人。 自年4月推进全市农村建设骨灰堂方法的节地生态葬法改革以来,永康农村已经建设了350多个骨灰堂,复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 年末,永康市被民政部明确为全国葬礼综合改革试验地区。

"可以满足今后30年全市农村葬礼的诉求. "

永康探索推进骨灰堂建设,推进人口密集地区节地生态埋葬问题的处理。 据当地民政部门透露,现在可以满足今后30年该市农村葬礼的诉讼。

在永康芝英镇柿后村的荒山斜面上,记者看到这个村子里建设的名为“万年堂”的骨灰堂的外观形状与宋代建筑相似,主堂楼内设有阶梯状的骨灰收纳格位,用大理石板材分格,各格位前放置着故人的照片和印章。 在主屋的一侧,除了告别室和管理室之外,还有假山、池塘等。 村支书陈建勇说:“一个骨架位是2000元,一次支付不需要任何费用。 骨灰堂的建设不仅节约了村民的葬礼,还消除了以前葬礼互相比较的现象。 ”。

记者观察到永康农村骨灰堂的外观大多仿照宋代建筑,庄重美丽。 最大的是当地龙山和西溪两镇的81个村庄共同建设的骨灰堂,占地近5亩,设计了3万个骨灰保管架。 最小占地面积不足半亩,还有150个骨灰收纳架。

永康村民为什么容易接受葬礼法的改革?

永康民政局副局长汪渭说,市政府推进骨灰堂生态葬法改革被村民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将骨灰堂建设的立地权交给村级组织。 “因为这样的殡葬法改革与人文、历史、感情等因素有所关联。 ”。 汪魏说,永康的方法是,除非违反政府规定,否则各村的骨灰堂建在哪里,如何建设,村级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自主决定。

永康市政府表示,农村骨灰堂建设完全利用荒山、荒坡等非耕地,严禁占用耕地。 同时要避免在铁路、公路、河道沿线、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保护区、耕地地区、住宅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布局建设。 除非违反这些规定,村级组织可以自主决定。 各村建设的选址位置需要报告,由民政、计划、国土、农林、水务等部门共同调查和批准。

永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在推进方法上,当地政府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以由一些相邻村庄统一建设。 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了村制宜,较有效地发挥了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市政府以奖代补充方法的政策进行激励,根据骨灰堂服务区域的户籍人口数,给予参加建设的各村25万元至65万元的不同奖励,免除葬礼改革项目的市政基础设施补助费,大大动摇了参与各村建设的热情

“小骨灰堂,大民生事”

以建堂形式立体保存骨灰生态埋葬,可以大幅度减少占地面积,不消耗资源,保护环境。 但是,在农村推进骨灰堂建设,需要村民对这种葬法改革的观念接受。

“尽管多年的风俗普及教育,农民群众还是受到了从土葬到火葬的改革。 但是,要改变“入土为安”的想法,选择“风水宝地”的观念还有一个过程。 ”。 永康市石柱镇下里溪村干部章康杰说,现在很多村民认识到节地生态埋葬正在蓬勃进行,也看到了政府推进的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永康政府可以尊重村民的意愿,让村级组织自主选择骨灰堂的建设地址,使这项事业得到广大村民的合作支持。

记者说,近两年,永康推进了骨灰堂生态埋葬改革,不仅比较有效地抑制了乱埋葬现象,而且推进了“青山白化”的管理。 例如,唐先镇大后村建成骨灰堂后,两个月内转移了800多座坟墓,骨灰堂上传率达到了100%。

“小骨灰堂,大民生之事”永康市委第一负责人说,推进骨灰堂建设是减轻大众负担,保障基本埋葬诉求的重要途径。 “永康纳骨堂建设全面完成后,市政府累计要投入2亿多奖励资金。 但是当地农民群众每年可以节约5000万元以上的葬礼费用。 ”。

浙江省民政厅调研组实地调查发现,永康农村骨灰堂的建设方法走出了值得借鉴的节地生态葬法改革之路。

标题:“这里的殡葬改革为何能顺利推开?——浙江永康骨灰堂节地生态葬法改革调查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