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1字,读完约5分钟

图为宋教仁像(资料照片)。 宋教仁( 1882年-1913年),字钝初,号渔父,湖南常德市桃源人,民主革命的先驱。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第一建设者。 长沙新闻网发

长沙新闻网长沙4月10日电(记者柳王敏)一进入湖南常德桃源县教仁学校门口,就抬头看到宋教仁的雕像。 四月的春天很暖和,烈士穿着长袍,头上戴着毡帽,抬头直立,目测前方。 不久前,在200位师生代表与社会各界人士聚集雕像之前,宋教仁为国家纪念了105周年。

“千古武陵溪出游,桃源流水潺潺。 》一代英烈宋教仁,勤奋的知识精神、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倾注一生的法治精神被教育仁学校的学子和桃源人民之间的许多媒体转载。

宋教仁( 1882年-1913年),字钝初,号渔父,湖南常德市桃源人,民主革命的先驱。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第一建设者。

1888年(清代光绪14年),6岁的宋教仁进入补习班学习,1899年升入桃源漳江书院,1902年升入武昌普通学堂。 第二年入学,在校期间,吴禄贞等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集会上吸引宋教仁,他经常和同学讨论时政,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1903年8月,宋教仁认识了黄兴,成为了好朋友。 同年11月4日,他与黄兴、刘振一、陈天华、章士铉一起成立了华兴会。

1904年2月,在长沙成立了以“清除鞑靼明星虏,恢复中华”为政治纲领的华兴会,黄兴担任会长,宋教仁担任副会长。 同年11月,宋教仁到达日本,先后进入东京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入学。 在学习期间,他广泛阅读有关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和社会制度的书籍,翻译《日本宪法》《俄罗斯革命》等各种原稿,对当时世界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各种制度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1905年6月,宋教仁创办了革命杂志《二十世纪的支那》,进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 同年8月,孙中山支持在日本东京设立同盟会,作为司法部的检察官将“二十世纪的支那”变更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1910年末,宋教仁从日本回到上海,担任《民立报》的主笔,以“渔父”的笔名写了大量推进革命的文案。

1911年7月,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在上海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就任总务干事。 他往来于上海、两湖各地,积极迅速发展中部大会分会,采购和购买武器弹药,推进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

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基本结束,在宋教仁主持下国民党取得了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政权的期待和政治热情。 宋教仁按照欧洲“内阁制”的惯例,作为党首组阁时,同年3月20日22点45分,被洪述祖在上海站暗杀。 22日凌晨4点48分,他去世,享年31岁。 现在宋教仁的坟墓在上海市闸北公园。

章太炎在《民国报》《神州日报》上评价宋教仁。 “关于内阁的建设,我必须先推宋君教仁,作为宰杀辅助”“总理不适合宋教仁”。

蔡元培在《我的历史》序言中说:“(同盟会)有建设计划的人是少数。 抱着这个计划毅然自居的人特别少,宋渔父先生是其中最著也的。 ”。

多年来,宋教仁家乡桃源人民铭记宋教仁先生的英雄事迹,发扬宋教仁的爱国献身精神,怀念这位杰出的革命家,桃源人民将宋教仁故居的原八字路乡粟坡村改名为“渔父村”,2011年5月 2001年将原八字路中学改名为“教仁中学”,后来将教仁中小学校合并为现在新设的教仁学校。

桃源县兴起了六项工程来纪念宋教仁:宋教仁旧居、三杰亭、专著《宋教仁》、宋教仁学校、电影《宋教仁传奇》。

此外,桃源县计划设计宋教仁旧居文化产业园,建设宋教仁博物馆,成立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


尊崇英雄烈士 守护精神家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不论是树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设立烈士纪念日,还是以法律武器守护和捍卫英烈,都表达了人们对英烈的尊崇和缅怀。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股对英烈“污名化”的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 -04-05 07:19:36
人民日报评论员:尊崇英雄烈士 守护精神家园 ——写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开栏之际 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04-04 12:06:18
最高检将研究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案件提起公益诉讼 今年检察机关将积极推进提起公益诉讼从业,加强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案提起公益诉讼研究。 -01-24 20:36:43

标题:“为国捐躯宋教仁”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