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24字,读完约12分钟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向国徽宣誓。 光明图像/视觉中国

5月8日上午,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在人民审判员法实施后,首次组成7个人民代表大会共同议院审理公益诉讼案件。 郭泽晋摄

【法眼观天下】

“在判决书上签字的话不是结束了吗? ! ’我刚成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时,有个朋友对徐晓璞的新身份这么认为。 但是三年的人民陪审员经验让徐晓璞认识到“完全没有那种事”。 为了履行陪审员的职责,他必须参加训练,在参加审判前花时间查阅卷,法庭上的他经常主动提问。 有时为了赶上审判,出差中的他还要回北京去。

徐晓璞是农行北京市分行的80后员工,从2009年开始担任北京二中院审判员。 今年5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下,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部和全国10个省50家基础法院,开展了两年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考试,北京二中院成为北京5个试验法院中唯一的中级法院。

人民陪审员被称为公民法院的“耳朵”和“眼睛”,是“不穿法被的法官”。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各种问题。 例如,审判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审判案件的“数量”和“审判率”、“无审判、无审判”、“在家审判、编辑外法官”等现象广泛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职务保障机制不完全等。

问题逼近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入了高速公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而部署。 年4月1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行方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期满之际,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又决定将试点期限延长一年。

今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审判员法》颁布实施。 这项法律的颁布是人民陪审员制度三年改革考试的成果、经验总结和凝固。

1 .陪审团制的由来:为司法更“接地气”

《十二怒汉》,1950年代上映的这部美国电影持续了几十年来的热度。 在电影中,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男孩被指控杀害亲生父亲,罪和非罪的决定权掌握在由12个不同职业的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员手中。 陪审员中有11人认为少年是犯人的证据似乎是确凿的。 之后,他们经过各种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想法的竞争,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男孩无罪。

很多人通过这部录像知道美国陪审员的工作方式。 但是,关于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们往往不太了解。

现代陪审制起源于英国,其源流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雅典。 我国从清末开始移植改造英美国家的陪审团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开始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经过了多次起伏。 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了《关于完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首次以单行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表了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国陪审员总数达到了历史性的22万人以上。

“在精英化的司法中引入平民化的‘陪审团’,是为了使法官的法律专业逻辑不要过于远离社会的大众生活逻辑,使司法成为‘接地气’。 而且,也是为了让司法被大众掌握、理解、接受”中南大学法学院的唐东楚教授这样说明了审判制度的初衷。

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直接形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王亚新教授指出,司法审判是关系到民众切身权益的决策过程,人民陪审员通过直接参加审判成为舆论反映在司法中的最直接的制度通道。 人民陪审员对自己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识等很了解,也可以给职业法官的审判输送新鲜的素材,提高审判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北京二中院民一庭副庭长王金龙对此印象深刻。 在一起事件中,冯先生夫妇全额购买,但没有预售登记。 由于开发商无法还债,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准备拍卖土地和房子。 冯先生夫妇提出执行异议被驳回,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审判后的协议中,王金龙等三名法官根据司法解释认为,买卖合同的签订在购买的房屋被没收后,买方的权利无法对抗执行。 但是,参加审查的乔国良、刘美两位陪审员多次表示:老百姓能经常根据销售广告购买房间,查询检查的机会和能力吗? 这样的房子被拍卖的话,买房子的风险太大了,本案一定有问题!

在说服和说服的交战中,王金龙等人的思维定式正在被打破:本案确实有点违和感,所以必须仔细调查事实。 他们出国取证,表明两家企业之间有扣押后的抵押、预售许可,销售退款后,约定解除抵押,进行预售登记。 此后,共同议院再次开庭,冯氏夫妇的合法权益终于得到了保护。

2 .人民陪审员如何选择:以随机抽选为主

有些法院把直接雇佣的合同制人员列入陪审员名单,让他们马上叫。 明确了具体事件的审判员,不是随机抽取,而是反复指定几个“使用方便、方便”的审判员。 陪审员偏向高学历者、行政官、经营管理者等社会精英阶层,出现了“审判精英化”现象……王亚新密切注意人民陪审员选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要吸收一般大众,考虑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结构比率,观察社会不同领域、职业、年龄、民族、性别的人员,实现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

人民陪审员法为了给更大范围的大众选任人民陪审员的机会,这次放宽选任入口,将通常的学历要求从原来的“大专以上”降低到“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然后,通过将担任陪审员的年龄从23岁提高到28岁,陪审员有社会经验,可以理解社会舆论的特征。

在选任方法中,这次人民陪审员法确立了以随机抽选为主、以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为辅助的方法。 该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与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共同,从管辖区域内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任命5倍以上的人员作为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征求候选人的意见。 在审判活动中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基础大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推荐的方法,生成一定比例的人民陪审员候选人。

人民陪审员能审查那些案件吗? 人民审判员法规定,关于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人民大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适用审判制,由法官单独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共同议院审理 此外,该法还决定了7人议院的案件参审范围: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基于行政诉讼法的公益诉讼案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影响重大

3 .人民陪审员如何审查:区分“法律审查”“事实审查”很重要

与21亿元遗产纠纷案有关,马兰感到意外。

去年2月,著名画家许黟庐遗产纠纷案迎来了终审判决。 这个事件涉及72件名人书画,目标达到21亿元。 许406庐生前以书面遗言在妻子王龄文留下了全部财产,但两个孩子的一部分不承认遗言的真实性。

作为北京二中院的陪审员,马兰在审判阶段积极提问,在评议中从社会生活常识和家庭亲情出发,比法官先对事实争论的焦点遗言的真实性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案件判决后,王龄文老人特意寄来了《秉公事件,专业性强》一书,对锦旗表示感谢。

根据人民陪审员法,人民陪审员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 但是司法审判的专业性很高,很多人民陪审员在面对法律适用问题时表示“做不到,不敢”。 区分“法律审”和“事实审”,减轻“法律审”对审判员的“束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周强指出,延期考试一年中,部分考试法院使用7人共同议院审理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7名议院可以满足审理重大案件的需要,法庭设施也不需要大规模改造,另一方面,7名共同议院由4名审判员和3名法官组成,数量比例相对平衡,审判员的参加热情大幅度提高。

北京二中院使用大议院审判模式实现“事实审”和“法律审”分离的。 在审判中,审判长亲自向人民陪审员申诉问题,保障提问时间,确保独立评价案件事实。 审判后,书面列举事实清单提供给陪审员。

“以前几乎不发表意见,也有点头同意的陪审员。 改革后,在“3+4”大议院模式中,随着陪审员人数的增加,他们有勇气说话,声音变得更强,也给了法官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认识。 ”。 王金龙说。

这次,人民审判员法吸取了上述改革成果,规定三个共同议院中不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人民审判员和法官享有同等权利。 在7个议院中,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认定问题的审理,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

4 .到任保障:让人民陪审员吃“安心丸”

担任人民陪审员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重要义务。 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多问题是人民陪审员的参加热情不高。 一分单位不支持本公司员工参审,人民陪审员因员工原因不能参审,参审过程中容易泄露个人消息,容易引起人身、财产损失。 建立人民陪审员的职务保障机制是人民陪审员一个一个发挥作用的关键。

据记者采访,北京二中院通过构建“随机滚动”和“误时参审”相结合的抽签机制,建立了每位陪审员适合参审的时间数据库,更有效地处理陪审员的“工伴”矛盾,提高了抽签成功率。 该院决定了陪审员审判的上限,每人每年20件以下,防止了审判的“专业家庭”的发生和“空挂门”的发生。 对普通案件实行“一案一选”,建立人民陪审员专业背景分类库,对医疗、金融、房地产、会计等专业性强的案件实行大随机滚动抽签和小随机专业抽签,专业案件由专业人民陪审员审查,专业事实

而且,在改革试行的过程中,我院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由于人民陪审员人数大幅增加,而且实践中存在职工调职、从北京代职离职、产假病假、职工繁忙等因素,随机抽签成功率相对不高,很多案件需要多次抽签、多次信息表达,明确人民陪审员 另外,我院一审案件案件多而杂,因此案件审理时间比通常时间长,需要两次以上的审判,有些人民陪审员很难保证全过程的参审。

这次,人民陪审员法详细规定了陪审员的职务保障。 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扣除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违反规定的,基层人民法院有权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和住所受到安全法律保护。 报复侮辱、暴力侵害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接受交通、吃饭等费用补助,由相应的政府财政“支付”。

“这些规定给了陪审员勇气,让陪审高兴,为陪审团做得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吃了‘安心丸’。 ”。 徐晓璞说。

最初法庭上有“怯场”“不听”,随着审判案件增加,经验积累,徐晓璞越来越冷静,他感谢自己见证和经历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历史。

陪审团制度模式比较

陪审制

1 .陪审员的选任通常根据事件随机进行。

2 .在案件审理中,由民众组成的陪审员和职业法官分别承担着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功能。

陪审制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 在美国的陪审制度中,原被告与民事刑事案件相比可以提出陪审的要求。 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只适用于刑事案件,其首要责任和权利是决定是否起诉。 小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通过认定事件事实来决定嫌疑犯是否有罪。

二、参审制

1 .参审员采取任命制、任期制度。

2 .参审员和法官具有几乎相同的权利、义务,组成共同议院共同承担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任务。

参审制第一适用于大陆法系国家。 在法国,情节特别严重,只有可能判处10年以上徒刑的刑事犯罪适用参议院制审判。 在案件审判前,法官必须在被告人在场的状态下公开出庭,从参审员名单中抽签产生9名正式参审员和几名候补参审员。 比较“事实审”和“法律审”的问题,采取问题清单制度处理。 审判长根据法律的规定细分分解案件,制作一定数量的问题,要求陪审员回答“是”或“否”,决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有减刑情节等。 (记者387◇刘华东)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04-28 00:38:18

标题:“谁说人民陪审员是法庭上的“稻草人”?!——聚焦人民陪审员法出台”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