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长沙新闻网台北7月26日电(记者陈君查文)第6届两岸建筑计划新人奖于26日晚在台北公布。 台湾淡江大学工学部建筑系蔡佳蓉和香港大学梁善顿的作品出类拔萃,获得了建筑设计组和城乡规划组的第一奖。
这次新人奖分为建筑设计和城乡计划两个小组,分别评定了一名首奖、三名优等奖、四名入选奖和一名特别奖,各大学推荐了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参加,邀请两岸大学建筑计划系教授和专家学者担任评委。
据主办者公布的结果,建筑设计组优等奖分别在同济大学、香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的学生作品中获得,城乡规划组的优等奖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作品中获得。
在为期两天的评选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约30所建筑景观设计大学的一百多名学生展开对话和交流,汲取双方的优点,激发了新的创造性。
大奖执行长、台湾皇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社长魏孝秦说,今年的活动规模远远超过过去,期待交流成果对两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创造两岸青年合作和产业轨道的未来。
厦门大学建筑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杨月恒和田彤等人在作品《三十二敷境——基于敷境文化的永宁古卫城保护与更新设计》中获得城乡规划组优等奖。
杨月恒表示,设计从明代三大卫城之一永宁古城独特的地界文化入手,以适合居住的游居平衡为目标,重建永宁古城的公共空之间,达到了活化保护目的。 田顿说,台湾同学的作品偏向于概念化设计,大陆的作品偏向于以前流传的企划制作,各有千秋,“我们必须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带来了四部参与作品。 该校的李立敏副教授认为,台湾学生想象力丰富,作品天马行空倾向于表达创造性、概念、观点,大陆学生作品更“地气”,多执行到施工图阶段。
“是两岸建筑大学交流的好机会,我们也很珍惜。 ”。 李立敏说,学院从第一届比赛开始积极参加,每年选择应届毕业生作品的领袖参加。
除了设计作品的评选外,组委会还举办了主题讲座,向专家分享了关于社区计划、建筑创造性设计、智慧建筑等的最新信息,组织了所有参加的学生访问了台北旧城改造的例子。
两岸建筑和计划新人奖成立于2013年,成为两岸高校建筑计划专业年度一次规模盛大的交流活动。 这次评奖由两岸城乡统一计划与产业联合会、桦盛集团、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台湾城市计划学会及皇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主办。
标题:“第六届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在台揭晓”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