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4字,读完约3分钟

他是世界有名的数学家,他被称为“科学怪人”。 他解释了哥特巴赫预想的“1+2”(大偶数表是素数与两个素数之积的和)。 他的“陈式定理”震惊了世界。 他是个执着于数学家,努力研究的陈景润。

《哥特巴赫猜想》木版画

陈景润是中国有名的数学家,1966年发表的《表达偶数是一个素数与一个两个以下素数之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特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一生努力研究数学的陈景润,年轻时和妻子有着美好的邂逅。 1978年秋,为了赴美演讲前的身体检查疗养,在解放军309医院住院的陈景润遇到了医生由昆,开始了他人生中唯一的恋爱。

厦门大学原创剧《哥特巴赫猜想》剧照陈景润与妻子

陈景润对这位年轻的军医一见钟情,为了接触由昆,陈景润想出了和她一起学习英语的战略。 但是学了一会儿英语后,陈景润突然说“要是我们能在一起就好了”,说了“大胆”的想法。 这是原来活跃的由昆好几天没出现在他们学习英语的小阳台上。

厦门大学原创剧《哥特巴赫猜想》的剧照

看到由昆躲着,陈景润羞愧地不想放弃,他悄悄地对由昆说。 “如果你不同意,我一辈子也不会结婚。 ”。 正是这句话从心里感动了由昆。

经过两年的恋爱,陈景润和由昆幸福地携手走进了结婚的殿堂。 但是,陈景润一生埋头于学问的研究,新婚后过着与妻子分居的日子,一年的团聚时间也只有3个月。

陈景润夫妇的照片

结婚后,他们的儿子顺利出生,陈景润最初给儿子取名为“由伟”。 后来被由昆说服了,前面加了“陈”的姓。 在陈景润心中,“由”的位置永远排在最前面。

陈景润一家三口

但是好景不长。 由于过度使用大脑造成了两次意外伤害,陈景润的帕金森病越来越严重。 去世前的12年间,陈景润几乎都在医院度过。

临终前,陈景润心中有两大遗憾。 一个是14岁的儿子不能放心,另一个是没有亲手说明“1+1”。

为了弘扬科学家的人文精神,中国科学协会发起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名校推进项目”以科学家风采为舞台。 高中的师生以戏剧的形式演绎了唐青庆、钱学森、杨石先、茅以升、罗阳、李四光、邓农民先、竺可框架、陈景润等科学家在生命中的动人事迹。 其中,厦门大学的原创剧《哥特巴赫猜想》为我们讲述了陈景润的一生。


你了解厦门大学《歌德巴赫猜想》主人公陈景润吗? 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05-17 07:56:50

标题:【财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怪人”陈景润的人生故事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3191.html